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周建芳
机构:南京邮电大学人口研究院
个人简介:

南京邮电大学人口研究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硕士生导师;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和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江苏省民政厅养老机构评估专家、贵州省民政厅项目咨询专家;主要从事老年和青少年人群健康及服务相关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6项、横向课题30余项。

  • 居家养老家庭支持
    周建芳 出版时间: 2021年11月
    在江苏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的同时,家庭继续呈现规模缩小的趋势,这给居家养老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江苏在“十四五”时期和未来的更长时间内,如何坚持和巩固居家养老的基础性地位?本研究基于对江苏省张家港市、海安市和淮安市淮安区三地的实证研究,构建了居家养老能力发展指标体系,分析了家庭的居家养老能力、养老支持以及二者间的关系,进而在分析南京市互助养老案例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对江苏居家养老家庭支持体系构建和发展路径提出了对策建议。
  • 居家养老家庭支持研究相关背景与理论
    出版时间: 2021年11月
    课题组拟通过对江苏现行适用的涉老政策的分析和对2019~2020年江苏省张家港市、海安市和淮安市淮安区样本点的调研的实证数据分析,在充分借鉴国际先进国家的居家养老家庭支持经验的基础上,为江苏“十四五”时期,乃至未来更长的时间里,构建与完善江苏居家养老家庭支持体系提供研究建议,助推江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实施与规划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 居家养老家庭支持政策:政策工具、作用对象与预期影响
    出版时间: 2021年11月
    江苏省作为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份(1986年),政府对老龄问题长期保持着较高的关注。随着国家层面涉老政策发展目标明确指向“以居家为基础”,江苏省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也开始针对居家养老事业和产业,进行系统性的政策资源倾斜;经过近20年的探索实践,江苏省已基本形成相对全面的养老公共政策与居家养老支持体系。研究对江苏涉老政策中居家养老的家庭支持政策的发展状态进行了分析,这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江苏的政策,另一方面对全国其他地区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 家庭养老能力:现状分析与综合评价
    出版时间: 2021年11月
    目前以家庭为整体考察养老能力的综合性定量研究文献相对较少,本文将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基于既往研究中所分析的影响家庭代际养老支持的显著因素,对江苏省居家养老老人的经济能力和照顾人力分别进行描述,继而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家庭的养老能力指标体系,对家庭的养老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到结论如下:江苏老人群体收入与支出基本持平,但人群差异性较大;江苏居家养老老人自我健康评价总体较好;儿女可以照顾,但照顾时间更多需视情况而定;经济困难是居家养老老人面临的首要困难,地区间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特征居家养老老人家庭养老能力得分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 家庭生活照料:照料人员和未被满足的需求
    出版时间: 2021年11月
    在我国,家庭长期以来承担着照料老人的主要责任,但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家庭小型化等趋势的发展,家庭照料功能呈现明显的弱化状态。本文将对家庭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的现状以及老人对日常生活照料社区服务需求进行分析,同时构建影响老人家庭日常生活照料以及社区服务需求的因素的分析框架,挖掘可能影响为江苏居家养老老人提供家庭生活照料与社区服务需求的因素。得到结论如下:子女、配偶仍是老人生活照料与支持的最主要来源;日常照料与支持和老人刚性需求密切相关;家庭资源越多的老人越有可能获得日常照料与支持;江苏居家养老老人的生活照料困难相对较少;生病照料是首要困难。基于此,本文提出应鼓励家庭进行照料与支持;加强对独居老人群体的关注;政策引导,关注低收入老人群体;鼓励公众媒体对孝文化进行宣传等建议。
    关键词:
  • 家庭健康支持:健康关注与生病照料人
    出版时间: 2021年11月
    本文在家庭老年健康支持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利用实证数据对江苏居家老人的健康现状、家庭健康支持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不同养老能力的家庭对老人健康支持的差异,以对江苏居家养老老人的家庭健康支持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主要结论如下:江苏老人总体健康状况较好;子女、配偶是老人家庭健康支持的主要来源;家庭健康支持与老人健康刚性需求密切相关;与子女同住的老人更有可能获得健康支持。基于此,本文提出应赋能子女与老人,推动家庭为老人提供更多健康支持;以需求为中心,充分关注老年家庭的刚性健康需求;家庭氛围营造,促进子女对老人的健康支持等建议。
    关键词:
  • 家庭精神慰藉:心理健康与精神慰藉人
    出版时间: 2021年11月
    现如今我国物质供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老人的养老保障已经不仅要满足老人的物质生存需求,还要满足老人精神生活的需求,人们对老人的精神生活的日益关注,让学界开始重视老人精神慰藉问题。本文将从家庭为老人提供精神慰藉的角度进行分析,同时考虑家庭和地区因素,构建影响家庭为老人提供精神慰藉的因素的分析框架,挖掘影响江苏居家养老老人精神慰藉的因素。得到的研究结论为:无配偶、高龄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严重;家庭资源越多的老人越有可能获得来自家庭的精神慰;婚姻状况与老人获得家庭精神慰藉显著相关;不同区市间老人获取的家庭精神慰藉有显著差异。基于此,本文提出应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支持家庭更多关爱老人;多措并举,鼓励子女与父母同住;宣传倡导,发挥家庭对丧偶老人的精神慰藉作用;因地制宜,推动居家养老服务的地区间平衡发展等建议。
    关键词:
  • 家庭经济支持:抚养抑或赡养
    出版时间: 2021年11月
    在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我国,家庭代际支持对老人生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并且代际支持在老人生活水平提高以及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家庭的代际经济关系是代际支持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因此本文拟对老人与子女的代际经济支持情况进行探究,并对可能的影响因素予以分析。得到结论为:家庭代际经济支持具有双向性,但以赡养为主;子女数越多,获得代际经济支持概率越大;家庭收入越高的老人越容易为子女提供经济支持。基于此,本文提出应倡导积极老龄化,鼓励老人与子女多形式的代际交换;重视家庭代际和谐建设,提高子女代际经济支持意愿;适当政策引导,重点关注低收入家庭老人等建议。
    关键词:
  • 家庭宜居环境:适老化改造
    出版时间: 2021年11月
    对老人居家适老化进行科学研究,不仅可以促进国家规划的有效实现,而且对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得到的基本结论如下: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水平很低;居家适老化改造能够显著改善老人的身心健康状况;家庭资源是影响老人家庭适老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提出应多措并举,激发老年家庭的适老化改造意愿;循序渐进,居家适老化优先惠及特殊困难老人;因地制宜,促进家庭适老化地区平衡发展。
    关键词:
  • 志愿互助养老:社会对居家养老家庭支持的个案
    出版时间: 2021年11月
    在居家养老的社会支持方面,南京市2014年开始试点志愿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目前时间银行已经在全市推开。南京是全国第一个在地级市推行时间银行的地区,那么作为居家养老的社会支持的一种方式,南京时间银行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又能否在江苏乃至全国范围内推广?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
  • 他山之石:国际居家养老家庭支持经验借鉴
    出版时间: 2021年11月
    国外居家养老发展较早,中国的居家养老仍处在起步阶段,国外居家养老家庭支持政策对中国居家养老家庭支持政策的完善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通过梳理美国、日本与芬兰特色居家养老家庭支持政策,总结相关经验,以期为中国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思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