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赵晔琴
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个人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国卡尚高师(现巴黎萨克雷大学)社会学博士;上海市曙光学者(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市“中国特色的转型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移民社会学;在《社会学研究》、《社会学评论》、L’Espace Politique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持并完成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多项。

  • 落脚城市
    谢永祥赵晔琴 出版时间: 2022年11月
    本书介绍农民工的居住生活状况是反映其在城市生存状态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界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与老一代农民工不同,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逐渐从“经济型”向“生活型”转变。他们大部分人没有务农经历,对城市的认同程度超过了对农村的认同程度;他们不再是暂居城市,而是倾向于在城市中长期居住,并且有举家迁移的倾向,这些使他们对在城市获得稳定住所的需求更加强烈。如何在有限的城市资源中让农民工享有均等的城市公共服务,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这对大城市的社会治理提出了挑战,需要开展包括社会学在内的多学科研究。本书以长三角地区的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上海、浙江、江苏三地9个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社区的实地观察和113位务工人员的半结构访谈,从多方面呈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居住生态及现实困境,以及不同城市的治理模式和住房租赁市场对新生代农民工带来的居住变化。
  • 1949年以来我国城镇住房制度的演变进路与机制
    出版时间: 2022年11月
    在本文中,作者试图通过对《人民日报》(1949~1998年)中关于住房的文本进行梳理,客观地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住房制度的演变路径与机制。
    关键词:
  • 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工住房政策的演变
    出版时间: 2022年11月
    本文作者通过梳理不同时期的农民工住房政策,总结各个时期的政策办法,从而归纳我国农民工住房政策的主要演变特点。
    关键词:
  • 许村:上海的一个城中村
    出版时间: 2022年11月
    本文中,作者以上海闵行区许村为田野点,重点介绍许村作为外来务工人员非正规居住空间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
  • 福来公寓:一个农民工公寓的转型
    出版时间: 2022年11月
    本文中,作者以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的福来公寓为调查点,重点讨论福来公寓转型前后的变化。
    关键词:
  • 幸福家园:我在“大居”安个家
    出版时间: 2022年11月
    本文中,作者以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幸福家园为田野点。幸福家园是政府规划的大型保障房居住社区,以动拆迁安置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为主。然而,大量外来租客的涌入使得这个为本地居民建设的保障房社区成为外来者落脚城市的混居区。
    关键词:
  • 滨河花苑:安置房小区的前世今生
    出版时间: 2022年11月
    本文中,作者以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滨河花苑为调查点,访谈安置房小区里居住的外来务工人员。
    关键词:
  • 柳村:城乡接合部的另类“繁华”
    出版时间: 2022年11月
    本文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类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农民工所在行业与其住房类型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关键词:
  • 尚文公寓:商住楼里的外来租户
    出版时间: 2022年11月
    本文中,作者以位于姑苏区和工业园区交界处的尚文公寓为田野点,通过对一个混杂社区的调查,探析苏州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选择。
    关键词:
  • 梦之湾蓝领公寓:客居他乡的落脚处
    出版时间: 2022年11月
    本文中,作者以杭州梦之湾蓝领公寓为田野点,通过对杭州市外来流动人口获得公共住房的考察,探究当前新生代农民工获得公共住房支持的可能性,这既是对当下新生代农民工居住权益和诉求的回应,也是对当前中国城市公共住房保障体系运行的反思。
    关键词:
  • 康居公租房:新生代农民工的栖身之所
    出版时间: 2022年11月
    本文中,作者以杭州市拱墅区的康居公租房为田野点。作为新生代农民工和杭州本地中低收入者的聚集地,康居公租房的年轻住户多为拥有一定技术和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蓝领”、新就业的大学生,也有杭州市本地的低收入家庭和从事公交、环卫行业的底层劳动者。我们希望通过调查进一步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经历及住房行动策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