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侯金芹
机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个人简介:

博士,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暂无内容
  • 2022年中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出版时间: 2023年01月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高质量教育的根本力量。近些年来,社会变迁、宏观教育政策、教师行业发展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使得原有的教育生态发生了变化,教师群体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本研究将考察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从学校因素、工作特征、职业承诺和教师效能感等角度探寻教师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21876名教师参与了本次调研,结果发现,二成左右的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关注,初等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中等教育教师;教师每周平均工作时长超过40小时,然而工作时长对情绪健康的影响较小,工作特征、职业承诺对情绪健康的影响更为明显;睡眠质量、心理健康素养正向预测情绪健康。建议相关部门从教师减负增效、加强师范生教育和完善教师评价制度等方面统筹布局,维护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
  • 2021~2022年中国心理健康素养调查报告
    出版时间: 2023年01月
    提高国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是实现“健康中国行动”目标的一项政策指标,但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素养有不同的特点。为全面了解人们的心理健康素养现状,2021~2022年课题组采用国民心理健康素养问卷分别对青少年、老年人、中小学教师和心理咨询师群体开展了调查,有效样本包括南京市青少年样本10206人,北京市老年居民3532人,全国范围的中小学教师21876人、心理咨询师761人。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老年人、中小学教师和心理咨询师群体的心理健康素养达标率分别为6.4%、7.6%、15.8%和50.7%,抑郁障碍识别率分别为12.3%、24.7%、29.7%和72.3%,社交焦虑障碍识别率分别为73.8%、55.4%、84.9%和95.4%。具体分析发现,心理健康素养存在显著的人口学变量差异。其中,青少年、中小学教师和心理咨询师群体中男性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低于女性;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低于中学生;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呈现下降趋势;30岁以下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低于更高年龄段的人员;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低于城市老年人;学历低、经济收入低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更低;学历低的教师和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也更低。建议促进青少年不同发展阶段心理健康素养的发展,引导社会经济地位偏低的老年人获得心理健康素养资源,加快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提升进程,增强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素养的薄弱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