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陈中伟
机构:
个人简介:

陈中伟,经济学博士,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近年来主持省厅级课题2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河南省软科学项目2项、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2项、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重大项目1项,出版专著2部,在《中国人口科学》《财贸研究》《贵州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 农民职业分化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
    陈中伟 出版时间: 2023年03月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业仍然以小农户兼业传统经营为主,“农户兼业”现象是当前农民职业选择和处置农地行为组合的结果。我国农民职业分化背景下的“农户兼业”从整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农业为主兼非农就业;第二个阶段是以非农为主兼营农业。我国目前处于第二个阶段,大部分农户以非农为主,对农业经营的重视程度下降,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农地抛荒现象,整体上农业发展较为缓慢,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这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有悖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的目标。因此,如何通过合理引导农民职业选择和处置农地行为推动农地流转以实现土地集中式规模经营,以及如何解决非农地流转条件下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问题以实现规模经营,成为我国亟须解决的问题。本书沿着“独特性问题提出—原因分析—构建解决路径”的思路展开分析。一是基于农民职业分化的不同状况,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为目标,以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为研究方向,以城乡统筹发展、劳动力转移和农地经营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我国农民职业分化广度、深度与农地规模经营状况,揭示我国农地流转滞后和农户兼业为主的农业经营独特性,以及农民职业选择与处置农地行为的关联性。二是通过分析农民职业分化、农地规模经营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明确农民职业分化和农地规模经营耦合发展的必要性;通过对农民职业分化广度和农地流转影响因素的分析,揭示农民职业分化广度并不是农地流转的充分条件,二者影响因素的差异是其不同步发展的原因,并从农地流转供给和需求方面探寻农地流转滞后的原因;基于农户意愿,进一步分析农村劳动力选择完全非农就业、成为职业农民和参与服务型规模经营的影响因素,探求农民职业分化深度和非土地流转条件下服务型规模经营的路径。三是通过借鉴国外发展模式和比较分析国内二者耦合发展的各种模式,总结可以借鉴的经验,构建农地流转递进式发展机制和服务型规模经营视角下小农户经营绿色农业的路径。根据前述分析结果,本书提出了促进完全非农就业、农地流转和农业社会化规模服务的耦合发展策略,以及培育职业农民和发展服务型规模经营的政策建议。
  • 农民职业分化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耦合发展
    出版时间: 2023年03月
    本文介绍了该研究内容是基于经济学理论,在农户家庭追求利益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假设下进行的,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目标,重点分析农民职业分化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耦合发展问题。农地流转滞后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和小农户以传统方式经营农地是亟须解决的问题,通过促使农民职业合理分化、推动农地流转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等多种途径,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
  • 农民职业分化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理论基础
    出版时间: 2023年03月
    本文重点对城乡发展、农民职业分化(劳动力转移、非农就业稳定性、职业农民)和农地规模经营(农地流转与土地规模经营、农户行为与服务型规模经营)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和评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地流转是农村劳动力的两种选择行为,选择结果使农民职业分化和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呈现不同的组合状态,但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所以,根据农民职业分化广度和深度、农户处置农地行为的不同状况,研究提出多元化农地规模经营模式,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关键词:
  • 我国农民职业分化与农地规模经营耦合发展状况
    出版时间: 2023年03月
    处理好农村人地问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必要手段,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只有明确农民职业分化与农地流转和农地规模经营之间的关联性与发展现状,才能找出问题的症结,从根本上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农民职业分化与农地规模经营存在耦合关系,需要二者耦合发展;我国农民职业分化与农地规模经营耦合发展处于失调水平;农民职业分化的广度逐年拓展,但农民职业分化的深度不足;农地规模经营水平较低,但适度性存在区域差异。
    关键词:
  • 农民职业分化、农地规模经营与农业生态效率
    出版时间: 2023年03月
    本文分析农民职业分化、农地规模经营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从而验证二者耦合发展的必要性。基于前面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农业生态效率整体低于传统农业生产效率,且存在农地异质性;农民职业分化广度和深度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广度仅仅是深度的前置条件;较低的农民职业分化深度,即较高的农民兼业程度不利于提高农业生态效率。因此,增加农民职业分化的广度,提升农民职业分化深度和扩大农地经营规模,有利于提升农业生态效率,促使农民职业分化和农地规模经营耦合发展具有必要性。
    关键词:
  • 农民职业分化与农地规模经营影响因素的规范分析
    出版时间: 2023年03月
    本文分别分析农民职业分化和农地规模经营的影响因素,对农民职业分化的广度(选择非农就业)、深度(选择完全非农就业、职业农民)以及农地规模经营(土地规模经营和服务型规模经营)的影响因素进行规范分析。城乡实际收入差距是影响农民职业分化广度的最主要因素。农村劳动力完全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有流转农地收入、非农就业预期收入、城市预期生活成本和城市拉力因素等。农地流转供给是指农户选择转出农地,需要其完全非农就业比兼业获得更高的收益。主要影响因素有农户家庭承包农地面积、亩均农地租金、非农就业概率、农业现代化水平(农忙时间长短)、农忙时家庭有闲置劳动力概率、非农就业工资率、家庭总劳动时间、农地亩均收入(农业经营类型)等。
    关键词:
  • 农民职业分化广度和农地流转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出版时间: 2023年03月
    根据规范分析的影响因素,本文从总体上以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和农地流转比例为被解释变量,对农民职业分化广度和农地流转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和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和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并不完全一样,二者影响因素不一致印证了农地流转滞后于劳动力转移的现象;我国农地流转比例不仅取决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后转出农地供给情况,也取决于农地流转市场需求状况;提高非农收入水平和农业劳动效率均能够促使二者正向发展,它们是促使二者同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能够提高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但抑制了农地流转,因为其降低了农户兼业的机会成本;土地零碎化程度对二者发展均具有负向影响,外部制度变迁对二者发展均具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 农民职业分化深度与服务型规模经营的影响因素分析
    出版时间: 2023年03月
    农民职业分化深度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农民非农就业后向完全非农就业深化;二是农民由传统经营农地向职业化经营农地转化。本文从这两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农民职业分化深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的角度是以农民家庭为决策单元,调查样本分城镇非农就业群体和农村务农群体。基于城镇非农就业群体样本,研究农民是否完全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基于农村务农群体样本,研究其转向职业农民意愿的影响因素。男性户主与女性户主相比,在非农就业后更有能力和更倾向于兼营家庭承包耕地,而不是选择完全非农就业。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非农收入水平、兼业对农民职业化意愿有负向影响。劳动力数量越多和有闲置劳动力的农户家庭新型规模经营意愿越强烈。
    关键词:
  • 农民职业分化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耦合发展路径
    出版时间: 2023年03月
    本文根据农民职业分化广度、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以及农地流转滞后的原因,在对农民职业分化深度和参与服务型规模经营农户意愿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农民职业分化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耦合发展的路径。通过分析国外发达国家农民职业分化和农地规模经营的发展历程和模式,并借鉴其成功经验,分析国内现有的二者耦合发展模式,总结其不同状况下的适用性。基于农业现代化目标,明确二者耦合发展的原则和目的,构建了二者耦合发展机制。最后,在农地流转视角下建立二者动态渐进式耦合发展路径,在服务型规模经营视角下建立小农户发展绿色农业的路径。
    关键词:
  • 农民职业分化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出版时间: 2023年03月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非农就业,大部分农村家庭以非农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但是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后仍有较大比重农户并未转出所承包的农地,形成了以非农就业为主兼营农地的农业经营方式。农业现代化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生产效率,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成为必由之路。处置农地和职业选择是农村劳动力的两种相关选择行为,不同选择行为组合下如何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是研究的重点。无论是推动农地流转以实现土地集中后的规模经营,还是不流转农地实现服务型规模经营,都需要完善的制度支撑。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和统一非农劳动力市场制度,完善农地产权制度,确保农民权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