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胡那苏图
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
个人简介: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讲师,吉林大学社会学博士。
  • 中国社会组织研究概述
    出版时间: 2023年06月
    本文介绍了社会组织的内涵和相关理论,并论述了社会组织的研究意义和实践成果。本文将社会组织置于“国家-市场-社会”视域下尝试给出一个定义:社会组织代表着“国家-市场-社会”视域下的社会体系,主要向社会某个领域提供社会服务(以及部分公共服务),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互益性或公益性、志愿性等特性。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组织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历史经验,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社会组织将会形成党建引领的新格局,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
  • 社会团体
    出版时间: 2023年06月
    本文综合论述了中国社会团体发展的历史、现状、困境及优化路径。本文以鸦片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为时间节点,将中国社会社团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从社会团体的性质来看,可以将中国的社会团体划分为人民团体、学术团体、经济团体、文体团体等。当前中国社会团体数量逐年上升,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逐渐呈现融合发展趋势,但在党的建设、法律法规、自主性发展方面仍有待提升。由此,本文提出了中国社会团体优化路径:社会团体要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多元主体间的协同合作、加强人才建设,国家则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关键词:
  • 资本下乡与农民分化——基于水源保护区乡村的调研
    出版时间: 2024年10月
    小农户生产与农业现代化有机衔接成为当前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保障。自改革开放以来,工商资本下乡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转型,成为农业适度规模化、衔接小农户的重要主体,但是学界始终对资本下乡褒贬不一。通过对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水源保护区乡村的调研,本文发现资本下乡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然而,资本下乡过程中资本的“资源筛选”机制导致村庄分化与农民分化,并且在“资本化运作”过程中农民分化进一步加剧。同时,政府的“政策一统性”与“项目择优性”又促使农民分化状态得以维持、固化。这两种机制成为资本下乡中资源攫取的隐性机制,需要我们予以警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不仅要考虑“为谁发展”问题,也应充分探索“怎样发展”路径,以“差异化政策”为兜底,以资本技术创新为动力,以集体经济发展为底色,保障小农户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