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资本下乡与农民分化——基于水源保护区乡村的调研

作者:
胡那苏图 王朝力门 刘元圣
出版日期:
2024年10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字数:
22936字
所属图书:
魁阁学刊 2024年第1辑 总第10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小农户生产与农业现代化有机衔接成为当前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保障。自改革开放以来,工商资本下乡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转型,成为农业适度规模化、衔接小农户的重要主体,但是学界始终对资本下乡褒贬不一。通过对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水源保护区乡村的调研,本文发现资本下乡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然而,资本下乡过程中资本的“资源筛选”机制导致村庄分化与农民分化,并且在“资本化运作”过程中农民分化进一步加剧。同时,政府的“政策一统性”与“项目择优性”又促使农民分化状态得以维持、固化。这两种机制成为资本下乡中资源攫取的隐性机制,需要我们予以警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不仅要考虑“为谁发展”问题,也应充分探索“怎样发展”路径,以“差异化政策”为兜底,以资本技术创新为动力,以集体经济发展为底色,保障小农户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共同富裕资本下乡农民分化乡村全面振兴

作者简介:

胡那苏图: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讲师,吉林大学社会学博士。

王朝力门:经济学硕士,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师。

刘元圣: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
·文献回顾
水源保护区农业生产特点及资本下乡概况
  • (一)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
  • (二)农业生产的特点
  • (三)资本下乡概况
资本下乡中农民分化的特点与原因
  • (一)乡村资源的分化与资本下乡
  • (二)资本下乡中农民分化的原因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