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耿达
机构: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个人简介:

历史学博士,公共管理学博士后,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大学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研究基地副主任;研究方向为文化社会学、公共文化与文化产业,重点关注公共文化与文化产业的结构演进和实践过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7项,在核心期刊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与政府文化政策、规划的起草与编制工作。

  • 和顺图书馆: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生成演进
    耿达 出版时间: 2023年06月
    本书重点分析了和顺图书馆与乡村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联,以探讨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生成演进机制。本书按时间发展顺序和时代重要主题将和顺图书馆的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展现了不同时代发展背景下国家力量、社会力量、民间力量乃至个人坚守在图书馆空间中的图景。本书通过对和顺图书馆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的逻辑机制推理,构建了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生成机制与发展路径的三阶段理论模型:自发生成—政府主导—共建共享,并指出只有乡村社会内部形成的自然性秩序与外部嵌入的建构性秩序有机耦合才能促进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健康长效发展。
  • 西南边地、图书馆与公共文化空间
    出版时间: 2023年06月
    本文主要介绍了以和顺图书馆为切入点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生成演进机制研究的现实背景、理论视角。和顺图书馆位于中国西南边疆小镇腾冲,从1928年创办一直沿用至今,它的发展历程是中国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发展的历史缩影,也是近现代中国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图景的集中呈现。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历程中,图书馆承载着时代使命,生动客观地展现了历史镜像。本研究用历史社会学的视角考察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生成演进机制,试图阐述在中国社会大转型的背景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构这一动态演化过程中地方知识与乡村社会、国家权力的不断互动。
    关键词:
  • 前奏:西南边地的文化潮流先声(1902~1927年)
    出版时间: 2023年06月
    本文介绍了和顺图书馆所在地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和顺乡的历史背景。和顺起于明朝的军户移民屯田制度,兴于滇缅边境商业贸易活动。经过几代人的艰苦经营,和顺人逐渐在缅甸多地站稳脚跟,使历史上的和顺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外向社会,表现出侨乡文化所具有的特殊意蕴和独特魅力。中缅两国在西方帝国资本主义掠夺下被裹挟着迈入全球化、现代化的浪潮中,滇缅贸易经济的发展也促使和顺乡人文蔚起。和顺人在同乡会的组织与支持下成立了各种社会文化团体,推动了和顺乡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开腾冲思想风气之先声。
    关键词:
  • 创生: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1928~1941年)
    出版时间: 2023年06月
    本文将主要论述和顺图书馆的创建过程。1924年,寸仲猷、李清园、贾铸生在家乡和顺组织成立“青年会”(和顺崇新会的前身),首要工作就是成立和顺书报社于十字街。在赴缅开展募捐、开通书报寄运新路线等努力下,和顺书报社的社务愈加飞腾猛进,于1928年改组为和顺图书馆,并于1938年完成新馆屋的建设。和顺图书馆能在中国西南边地乡村创建并发展成“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得益于和顺乡人发展了乡村社会经济和乡村教育文化事业,还得益于来源于国内与国外募捐的资金支持,是社会多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和顺图书馆创建的社会网络发挥了“启发民智、普及教育”的功能。
    关键词:
  • 守护:时代大变局中的守望者(1942~1979年)
    出版时间: 2023年06月
    本文描写了1942~1979年中和顺图书馆历经的时代变迁。滇西抗战中,和顺图书馆在益群中学师生与和顺图书馆馆员以及和顺乡民、中国抗日军队的守护中得以保存延续。战后,和顺图书馆在组织上、经济上、人力资源上都缺乏有效的支持,通过举行“和顺图书馆筹募经费游艺会”才解决了燃眉之急。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为止,和顺图书馆已经成为乡政府、县侨务科组织归侨、侨眷学习讨论的场所。“文化大革命”期间,和顺乡文物古迹遭到破坏和毁灭,和顺图书馆经历了建馆以来的最大磨难。
    关键词:
  • 转轨:纳入国家公共图书馆建制(1980~2011年)
    出版时间: 2023年06月
    本文重点分析了1980~2011年间政府行政嵌入对和顺图书馆公共文化空间建构的影响。1980年政府将和顺图书馆纳入公共图书馆建制,和顺图书馆经历了从乡村内生型公共文化空间到行政嵌入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转变。政府对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体制嵌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提高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发展水平,但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服务内卷化。本文提出,国家的有效嵌入需要结合地方文化网络,充分吸纳地方公共文化资源,通过国家制度供给与资源输入让地方知识获得创生,同时充实国家治理体系的内涵。
    关键词:
  • 共享:多元场景中的文化展示(2012年至今)
    出版时间: 2023年06月
    本文描绘了作为一个文化综合体的和顺图书馆在新时代多元场景中的文化展示。以场景理论的视角来看,和顺图书馆是集文化生产、供给与消费于一体的有机体,是形成农村社区文化精神与价值观的重要推手。为了应对全球化、新型城镇化、个体化、中产阶层化以及文化消费需求增长等挑战,和顺古镇的公共政策不得不做出调整,在文化场景的塑造上以更大空间回应本地区居民需求和社会问题,并为了确保划拨资金合理运用而采取绩效量化规则。和顺图书馆的未来图景是一个主客共享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通过营造文化场景吸引更多异质群体的参与。
    关键词:
  • 结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生成演进机制
    出版时间: 2023年06月
    本文构建了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生成机制与发展路径的三阶段理论模型。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生成机制与发展路径的逻辑次序来看,自发生成—政府主导—共建共享三阶段能较好地解释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生成发展的核心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并随着发展阶段的深入推进,主导影响因素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此外,和顺图书馆的案例为中国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构提供了如下启示:乡土社会是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构的坚实基础;政府行为是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构的有力保障;社会资源是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构的重要推手;功能转型是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构的着力方向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