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王芳
机构:
个人简介: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要研究领域为农业低碳循环经济,近年来主要聚焦于畜牧业绿色转型发展、农业高质量发展等相关问题的研究。主持或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家级、部省级项目近百项,在《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RCR等权威期刊公开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专著8本,为各地产业振兴提供咨询报告100余部。

  • 循环型农业产业:制度供给与绩效
    郑晓书 王芳 出版时间: 2023年07月
    绿色、节约、高效构成循环型农业产业的基本特征,而包含政府、种植业、畜牧业、农业服务业在内的多个产业主体的行为与策略选择,塑造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与绩效。本书从循环型农业产业的发展特征入手,探讨了循环型农业产业主体间的不完全契约履约效率问题,验证了契约履约、交易费用、制度共同作用下循环型农业产业经济绩效和制度绩效的形成。研究表明,降低交易费用是各主体参与循环型农业产业的共同动因,契约履约是循环型农业产业运行和发展的关键,而养殖业企业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未来,须从产业发展的规模和风险角度进一步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农业循环经济制度体系。
  • 循环型农业产业发展的背景与脉络
    出版时间: 2023年07月
    2017 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工作时指出: “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将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作为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本方向,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是我国绿色发展观的基本体现。绿色转型是我国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张宁、杨志华, 2020)。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双碳”工作,将引领以低碳为特征的产业革命,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实现对生产方式的颠覆性转变。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双碳” 工作的重点。聚焦循环型农业产业,探索农业绿色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制度供给、制度变迁和制度绩效,可以对今天以及未来低碳农业和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 循环型农业产业制度供给与绩效的理论分析
    出版时间: 2023年07月
    本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下研究循环型农业产业的制度供给与绩效,在以政府制度供给为起点的RCP范式的基础上, 结合循环经济理论中关于资源节约和社会价值最大化的思想展开分析,分别使用了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相关的不完全契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为构建本书的理论分析框架奠定基础。本文围绕循环型农业产业展开研究,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的R-SCP 范式,从制度供给、主体行为和制度绩效的范畴,结合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不完全契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的相关内容,研究了循环型农业产业中市场微观主体的不完全契约履约机制、交易费用影响因素和政府制度供给绩效; 并通过实证研究考察不完全契约、交易费用和制度绩效对循环型农业产业效益的影响机理,从而探索循环型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 中国循环型农业产业发展:经验实证与特征
    出版时间: 2023年07月
    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凸显 的背景下, 环境约束成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要因, 更是催生循环型农业产业市场实践的动力。新经济、新业 态、新格局下的多元经济推动着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我 国循环型农业产业整体上伴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推 进,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当前我国循环型农业产业发 展的主要特征。政府不断推出新的循环型农业产业经济政 策使得政府与种植业企业、养殖业企业和农业服务业企业等农业产业主体一起成为循环型农业产业的主体, 共同推 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当前循环型农业产业发展仍然存在政 策措施多、缺少统筹合力,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经济性不 高, 种养脱节严重等现实问题。 循环型农业产业的发展是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的重要 环节, 为了进一步理解循环型农业产业发展背后的机理, 本书将接着围绕产业内的经济活动关系即契约关系展开详 细的研究, 尝试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和治理机 制下的制度行为, 探讨影响循环型农业产业发展的市场因 素, 明晰政策机制和路径选择, 真正为我国农业循环经济 发展提供产业建设和制度建设方面的决策支持, 以促进循 环型农业产业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
  • 循环型农业产业主体的契约履约行为分析
    出版时间: 2023年07月
    本文将从契约的不完全性视角出发,分析循环型农业产业中契约不完全性的成因,揭示影响循环型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探讨不完全契约的履约机制,并运用演化博弈和Matlab 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些因素进行验证,探究循环型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完全契约的自我履约过程,从而明确不完全契约的自我履约机制。最终,通过本文对循环型农业产业运行中各经济主体的不完全契约理论分析、博弈模型分析和演化博弈仿真分析,可以发现循环型农业产业由相关经济主体在不完全契约中的博弈行为推动,并通过博弈的自我履约行为来最终实现循环型农业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 循环型农业产业交易费用与经济绩效
    出版时间: 2023年07月
    本文将从交易费用理论的视角,探讨循环型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循环型农业产业特征与交易费用的关系,并试图构建一个理论框架来解释循环型农业产业的发展。本章选取四川省县域农业经济面板数据,从资产专用性、风险性和规模性三个维度开展计量分析,解释和度量交易费用的差异及其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 循环型农业产业制度绩效
    出版时间: 2023年07月
    本文从农业循环经济制度体系分析入手,构建了一个包含农业循环经济制度动因、制度行为和经济绩效的逻辑分析框架,将农业循环经济制度绩效与农业经济绩效即农业增长挂钩,通过农业经济效率损失变动来验证农业循环经济制度的绩效。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经济性、社会性和生态性,使得经济环境和经济管制要求发生了变化从而产生了制度诱因,而农业循环经济制度是由产业制度、环境制度、循环经济制度以及非正式制度形成的一个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体系的目标是着力于整体提升农业经济绩效,降低因为资源利用不充分带来的经济效率损失,这也正是农业循环经济制度体系的制度绩效所在。值得强调的是,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实行时间短,尤其是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还处于初级阶段,尽管初期效果显著,但其制度绩效还需要进行长期检验。当然,我们也从实际中了解到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支持,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所需的资产性投资。结合对循环型农业产业中契约不完全性的分析,这种制度安排提供了农业循环经济主体转型发展所需的一部分资金投入,会促进循环型农业产业主体主动参与到循环体系中来,从而整体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但是,此分析仅展现了2017 年和2018 年的情况,尚不能充分验证制度绩效或者验证制度绩效的整体性。不过,这个拐点的出现给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制度体系的建设注入一剂强心针,为整个产业坚定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增强了信心,未来应重点检验制度体系运行的长期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 循环型农业产业案例研究:来自县域示范区的证据
    出版时间: 2023年07月
    为了更好地理解不完全契约、交易费用和制度在我国循环型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理论支撑和演进机制,本文选取四川省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农业循环经济项目示范县进行实地考察,明确示范区内循环型农业产业中的不完全契约履约情况,以期更能理性和准确理解循环型农业产业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
  • 循环型农业产业制度绩效与展望
    出版时间: 2023年07月
    本研究选取四川省140个农业县域为研究样本,采用动态演化博弈分析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并借助回归分析模型等,实证分析了多元主体在循环型农业产业中的策略选择和不完全契约的履约机制,论证了资产专用性、风险性和规模性构成的交易费用对循环型农业产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农业循环经济制度体系对循环型农业产业绩效的正向影响。最后,选取四川省泸县的循环型农业产业发展情况作为研究案例,探讨了在产业主体与政府制度共同作用下的县域循环型农业产业中的不完全契约履约效率。本文内容是对研究的总结,同时也是基于当前“双碳”工作推进过程中循环型农业产业发展初期政府制度供给的绩效,对循环型农业产业下一步发展提出制度优化建议,并对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工作提出展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