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张利民
机构:西南交通大学
个人简介:

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主持或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4项;在《中国青年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发表论文20余篇;撰写专著4部;获四川省政府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2项。

  • 返贫风险防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张利民 出版时间: 2023年09月
    本书以收集的大量汶川地震灾区贫困人口数据为基础,揭示了汶川地震灾区贫困人口区域总体分布特征、贫困村区域总体分布特征,以及区内10个国定贫困区市县贫困人口数量、贫困村数量和贫困发生率等方面的贫困特征;另外,从群众自身条件、经济影响因素、社会保障机制等方面揭示了贫困人口群体特征。基于贫困区域分布特征和贫困人口群体特征的分析,指出了地形条件是汶川地震灾区产生区域贫困的重要原因,区位条件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个体原因是灾区群众致贫的直接原因。由于国家开展脱贫攻坚战,实施大力帮扶政策,汶川地震灾区的返贫现象并不突出。但由于汶川地震灾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状况,其存在返贫的风险。在区域性返贫风险评估方面,选择三台县、昭化区等8个国定贫困县区为研究对象,开展精确到乡镇一级行政单元的返贫风险评估;对研究区内资料不够全面的其他30多个区市县,开展了以县域为单元的粗略评估。在个体性返贫风险评估方面,以乡镇为单位进行统计计算,从而得出县域范围内各乡镇贫困群众的返贫风险程度;并对健康缺陷型、能力缺陷型、发展意愿缺乏型等特定类型人员进行返贫风险评估。在综合性返贫风险评估方面,从四川省相对贫困量大、面宽、程度深,以及防返贫任务繁重、导致返贫风险发生的其他不利因素、抑制返贫风险发生的有利因素等方面对汶川地震灾区返贫风险进行综合分析评估。为防范返贫风险发生,实现汶川地震灾区的可持续发展,应确立以风险预防为主、政策适当倾斜、对口特殊帮扶、发展以人为本、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等风险防范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返贫监测与防返贫帮扶机制方面,对返贫监测和防返贫帮扶机制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对返贫监测和防返贫帮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对提升返贫监测和防返贫帮扶机制精准性的对策提出建议,同时,提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对策、研究区43个区市县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个体可持续发展对策以及其他返贫风险防范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 返贫风险防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概述
    出版时间: 2023年09月
    本文介绍了返贫风险防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背景、目的、价值、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 贫困的区域分布特征
    出版时间: 2023年09月
    本文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区各区市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资料的详尽分析比对,总结归纳灾区群众贫困的区域特征。
    关键词:
  • 贫困人口群体特征
    出版时间: 2023年09月
    本文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区各区市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资料的详尽分析比对,总结归纳灾区群众贫困的群体特征。
    关键词:
  • 贫困诱因分析
    出版时间: 2023年09月
    本文从地形条件、区位条件和个体原因等方面分析导致地震灾区群众贫困的原因。
    关键词:
  • 脱贫攻坚成效及对返贫的抑制作用
    出版时间: 2023年09月
    本文对地震灾区脱贫攻坚的成效以及对返贫的抑制作用进行总结、分析。
    关键词:
  • 返贫风险评估
    出版时间: 2023年09月
    本文对地震灾区的区域性返贫风险和个体性返贫风险进行分类评估。
    关键词:
  • 返贫风险防范与可持续发展
    出版时间: 2023年09月
    本文探究地震灾区群众返贫风险防范以及实现灾区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路径和方法等。
    关键词:
  • 返贫风险防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分析与讨论
    出版时间: 2023年09月
    汶川地震灾区群众的贫困主要表现为相对贫困。由于脱贫攻坚战对汶川地震灾区群众返贫风险发生的抑制作用非常明显,故目前汶川地震灾区群众返贫现象并不突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