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孟琦
机构: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个人简介: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信息化所工程师,从事“双碳”、两化融合、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等相关领域研究。

    暂无内容
  • 全球工业绿色发展现状及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出版时间: 2023年09月
    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我国作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派,向全世界作出“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能源消耗及生产过程碳排放量较高,加快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是我国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践行制造大国绿色发展责任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从全球视野入手,剖析了国外主要国家和地区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了我国工业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布局及绿色可持续发展中采取的行动计划。详细梳理了我国在推进工业绿色发展进程中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与发展机遇,同时分析了当前所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挑战。基于此,面向工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分别从顶层设计、产业发展、研发创新、生态构建、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助力我国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 工业领域数字化碳管理体系架构与实践路径
    出版时间: 2023年09月
    立足工业领域碳全生命周期管理,基于碳管理主要架构解析,充分发挥数字技术赋能作用,有效实施数字化碳管理,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碳监测是科学碳管理的重要基础,碳减排是碳管理的关键核心环节,碳移除是践行碳中和的必要补充,碳资产是激发碳管理内生动力的重要环节。科学实施数字化碳管理,应当深化数字技术在碳管理架构中的创新应用,加快数字基础设施节能减排,推进工业经济绿色低碳化发展,健全碳资产与碳市场机制,全面增强工业领域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的耦合效应。
    关键词:
  • 标识解析技术在碳管理领域的应用场景研究
    出版时间: 2023年09月
    在工业领域积极开展碳管理,是立足我国工业发展现状,面向高质量发展与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必选项。然而,当前工业碳数据相对分散,缺乏统一标准,无法实现对生产和管理全范围能耗和碳排放、产品碳足迹的高效管理,碳减排目标管理、监督和预测预警等决策缺乏有效支撑。标识解析体系在整合处理产业链的复杂数据、打通数据孤岛、打消信息共享顾虑、构建数据资源池、保护关键数据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针对当前数字化碳管理需求,本文分析梳理了碳监测、碳足迹分析、碳产品认证、碳资产管理和碳数据安全治理五种典型场景,为标识解析技术在碳管理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 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现状及建议
    出版时间: 2023年09月
    有色金属行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支柱性产业。近年来,我国铝、铜、锌等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工业生产稳中有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模式日益显著。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有色金属行业面临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原材料端降碳脱碳需求、欧盟绿色贸易壁垒等制约因素,逐渐向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当前已取得显著成效,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绿色冶炼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循环体系逐渐形成,碳管理态势有序发展。在此,建议行业锁定绿色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提升综合发展效率,持续打造创新合力,推进技术产品研发推广,全面促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提升,以国际交流合作共助全球绿色发展。
    关键词:
  • 数字技术赋能我国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出版时间: 2023年09月
    建材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近些年来绿色技术与绿色产品不断突破创新,但由于产业规模庞大、窑炉工艺难转变等,建材行业也是工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点领域,是我国碳减排任务最重的行业之一。本文在梳理总结我国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数字技术的行业碳管理技术架构,构建了以碳监测、碳减排和碳移除为碳排放管理核心对象、以碳资产管理为有效补充和保障的发展路径,助力行业碳管理工作高效开展,并从人才队伍建设、标准计量体系构建和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
  •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数字化低碳发展路径
    出版时间: 2023年09月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是装备制造业集聚式发展的重要载体,有力推动了我国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为制造业低碳转型、绿色发展提供重要的实践场所。本文首先总结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现状,分析了现有基础与不足;随后论证了数字化碳管理技术对于实现低碳发展的可行性,阐述了具体技术手段对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低碳发展的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保障效用。在厘清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低碳发展的重点内容,明晰发展要点,以成熟典型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总结其发展经验,验证低碳发展要点的科学合理性,切实增强科学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成效,促进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 物联网通信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出版时间: 2023年09月
    “双碳”目标的实现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大规模新能源分散接入,极大地增加了电网的复杂性和管控难度,对电力物联网提出了广覆盖、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等更高的要求。电力物联网以电网信息的采集、感知、处理和应用为基础,构建了以云化主站为平台,采集终端为边缘计算核心,智慧开关、分布式光伏、电能表等为端设备的物联网架构,实现新能源、柔性负荷的全面感知,促进电力系统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本文基于电力物联网通信需求,重点分析了电力线载波通信、高速双模通信、电力5G远程通信、电力物联网芯片的技术特点,展示了电力物联网技术在用电信息采集、智慧用能、有序充电、光伏监测等场景的示范应用。
    关键词:
  • 面向能源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智慧低碳发展实践——以腾讯全真互联解决方案为例
    出版时间: 2023年09月
    在“双碳”目标和数实融合背景下,从信息化向数字化和智慧化转型、加速推进低碳绿色和高质量发展,是能源企业“十四五”期间的重要发展方向,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孪生等为主的先进数字化技术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全真互联是实现对真实世界全面感知、连接、交互的一系列技术集合与数实融合创新模式,在能源生产、传输、消费和服务等环节中已开展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助力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慧低碳发展。
    关键词:
  • 基于自然冷源的新型绿色数据中心发展现状——以海兰云海底数据中心为例
    出版时间: 2023年09月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需求不断增多,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可再生能源等已成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共识和趋势。海底数据中心将服务器安放在海底的密封舱中,通过海水的流动进行自然冷却,具有省电、省水、省地、低时延、高算力、高安全、高可靠、快速部署等优势,且易于与海上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结合,将海洋能源转化为海洋算力,促进数据中心向“低碳”“零碳”发展,打造“陆数海算”新型算力中心架构,为“东数西算”提供有益补充。国内在该领域起步较晚,但在应用落地上走在前列,现已启用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海底数据中心为数据中心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新方案,将促进数字经济业务创新,助力数字经济和海洋经济的交叉融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