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及大治理研究报告(2023)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课题组 著 ; 林振义 主编 ; 董小君 执行主编
出版时间: 2023年11月
当前,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多元化布局、区域化合作、绿色化转型、数字化加速的态势,这是经济发展规律和历史大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求,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黄河流域应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从全局层面勾画黄河流域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图景。黄河流域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遵循五条原则: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防止脱实向虚;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不能贪大求洋;坚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避免割裂对立;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坚持开放合作,不能闭门造车。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推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经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流域内部合作,构筑区域创新体系;全面深化改革,畅通国内经济循环;全面推进开放,畅通国际经济循环。从量化层面测度黄河流域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水平和特征。研究发现:2012~2022年黄河流域现代化产业体系综合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形成了山东和陕西引领,其他省区交错发展的态势;从差异看,黄河流域现代化产业体系水平的总体差异震荡下降,东部和黄河流域、西部和黄河流域区域间差异下降,但中部和黄河流域区域间差异上升,区域间差异是黄河流域与各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分维度看,黄河流域产业实体性、产业创新性、产业融合性、产业绿色性、产业支撑性指数基本呈上升趋势,产业开放性、产业安全性指数基本没有增长,九省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各个维度指数的变化趋势不一,黄河流域区域内差异,以及黄河流域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区域间差异也有所不同,区域间差异是黄河流域与其他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从省区层面确立黄河流域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重点。黄河流域各省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重点有所不同,青海要打造生态型产业发展新优势,四川要着力推动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甘肃要扎实推进强工业行动,宁夏要聚焦“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内蒙古要构建绿色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山西要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与区域融合发展,陕西要兼顾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河南要统筹三产与数字经济发展,山东要建设引领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