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余振
机构:
个人简介:

武汉大学弘毅学堂院长,教育部区域国别备案基地武汉大学美国加拿大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世界经济、中国对外开放、中美经贸关系,国家高端智库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团队首席专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SSCI和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10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要社会兼职包括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副秘书长、中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等。

  • 新发展格局与中国开放发展新战略
    余振 出版时间: 2024年01月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一项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本书围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开放发展的新战略,通过历史逻辑与现实分析相结合、宏观战略分析与微观政策相结合、国情分析和借鉴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述了中国开放发展战略的理论逻辑、历史演变和现实基础,从创新、内部大市场建设、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等角度对中国开放发展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区域开放、对外贸易质量提升、对外投资、金融开放深化等具体问题讨论了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选择。希望以此帮助读者了解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理解新发展理念,更好的在新发展阶段谋划和推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 经济循环与开放发展的理论逻辑
    出版时间: 2024年01月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对“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路径做出的重大调整完善。从根本上来讲,经济活动本质是一个基于价值增值的信息、资金和商品(含服务)在居民、企业和政府等不同的主体之间流动循环的过程。而将国家的因素引入经济流动循环的分析中,就产生了国内经济循环和国际经济循环两种不同的经济活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并不是要形成封闭的单循环,而是要形成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本文将梳理和分析经济循环理论,为理解经济循环和对外开放对国家发展的影响、为开放发展如何赋能经济循环提供借鉴。
    关键词:
  • 中国经济循环与开放发展的历史演变
    出版时间: 2024年01月
    回顾中国从近代开始一直到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开放发展在经济循环中的角色,以及开放发展是如何在中国的现实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中国经济的开放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表现出的特征建立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现实基础之上,而对不同阶段的开放发展如何实现当时经济发展的任务,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问题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历史性回顾,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为什么要推动高质量对外开放,以及应该如何推动高质量对外开放。
    关键词:
  •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开放发展的新环境
    出版时间: 2024年01月
    目前,世界正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将面临更加深刻复杂的变化。但与此同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期待更加强烈,中国开放发展外部环境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关键词:
  •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开放发展的内部基础
    出版时间: 2024年01月
    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拥有显著的经济发展优势,具备在危机中孕新机、变局中开新局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中国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提升开放发展质量、培育国际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 新发展格局下创新与中国开放发展
    出版时间: 2024年01月
    科技创新作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驱动力,是推动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高水平开放发展对推动中国创新有着重要影响,在“双循环”背景下如何通过中国开放发展战略来解决科技创新目前存在的难题,是现阶段国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本文旨在明确“双循环”背景下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总结高水平对外开放对中国创新的重要意义,并总结国际上其他国家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制定更加系统、完善的科技创新和开放发展战略提供支撑。
    关键词:
  • 新发展格局下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与中国开放发展
    出版时间: 2024年01月
    从大国发展的经验上看,强大而统一的国内市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石。2022年上半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以及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为目标,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
  • 新发展格局下中美经贸关系与中国开放发展
    出版时间: 2024年01月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经济处于结构性改革的双重背景下,中国重塑新型大国关系的目标面临机遇与挑战。未来50年,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中美必须找到正确的相处之道。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通过开放发展大国关系是深化中美关系的必经之路。本文阐述了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现状及开放发展对深化中美经贸合作的意义,通过借鉴其他国家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经验,并结合新发展格局对中美经贸关系的新要求,分析中国通过开放发展深化中美经贸关系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 新发展格局下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与中国开放发展
    出版时间: 2024年01月
    全球经济治理是由国家或经济体构成的多个权力中心的国际社会,为处理全球问题而建立的具有自我实施性质的国际制度、规则或机制总和。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等议题上的规则互动,归纳出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必须要依靠开放发展才能实现。只有在国际经贸规则构建过程中扩大开放水平,争取战略主动,形成制度话语权,才能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更好地服务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
  •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选择
    出版时间: 2024年01月
    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对外开放既是中国融入国际大循环的现实要求,也是反哺和促进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手段,推进更高质量的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和必然选择。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对外开放正向高质量开放稳步发展。但面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中国的对外开放依然存在区域开放不协调、对外贸易质量有待提高、营商环境有待优化、对外投资和金融开放不足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针对上述中国对外开放的不足,本文希望通过总结世界主要经济体在相关领域的国际经验为中国提供参考和借鉴,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提出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