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彭超
机构:西南民族大学
个人简介: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化与文学研究。在《文学评论》《民族文学研究》《民族学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当代文坛》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厅级项目多项,出版学术专著《巴蜀作家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 传统与现代之间
    彭超 出版时间: 2023年11月
    本书以当代四川作家的边地书写为研究对象,在社会学视野下考察文学与文化的关系,剖析边地在接受现代文明时的犹疑彷徨。本书聚焦“传统依恋”与“现代性焦虑”之间的纠缠现象,通过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边地文化现象,管窥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问题。
  • 引言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彷徨
    出版时间: 2023年11月
    本书主要以四川作家的边地书写为考察对象,分析传统与现代认知观念在现代化中的嬗变,以及这种嬗变又是如何影响了文学的书写。四川作家的边地书写,表现出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与反思的同时性在场,对传统的质疑与缅怀也同时展开,这是当下中国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彷徨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
  • 社会学视域下的边地——沙汀小说
    出版时间: 2023年11月
    本文聚焦政治学意义上的批判,解构性地书写地方各阶层的精神和生活状态,描绘全面抗战时期四川政权的衰腐,表达对新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
  • 流浪与边地图景——艾芜小说
    出版时间: 2023年11月
    本章以艾芜小说为主要考察对象,分析左翼文学意识形态的生成,并从文学中的现实性、政治性和历史性三个维度分析艾芜文学创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 反现代的“现代性”——阿库乌雾诗歌
    出版时间: 2023年11月
    本文介绍作家阿库乌雾作品中追忆远古文明的美好,也表达对传统文明式微的文化焦灼。
    关键词:
  • 照亮历史深处的瑰丽之光——《布隆德誓言》的女性叙事
    出版时间: 2023年11月
    本文介绍亮炯·朗萨则以塑造一批具有主体性的女性形象以及表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来建构后现代文明视域中的观念历史。
    关键词:
  • 穿透岁月的眼睛——康若文琴诗歌研究
    出版时间: 2023年11月
    藏族女诗人康若文琴的诗歌创作从20世纪80年代直到当下,主要以康巴地区为表现对象,书写康巴地区的“美”与“哀伤”。诗歌以其特有的话语方式记录了一个藏族女孩从青涩梦幻到从容淡然的生命成长轨迹,从“有我之境”的怅然到“无我之境”的释然。其早期诗歌“灵动”如清浅溪流,“轻愁”如初恋之歌。后期诗歌从对自我在场的关注到对历史的洞见,以“空”的意境表现天地万物,从容练达;诗歌以充满现代哲思的理性精神审视生命体验与历史文化,追寻生命终极意义。
    关键词:
  • 归去来兮之间的“故乡”——凌仕江散文
    出版时间: 2023年11月
    本文中凌仕江与马丽华等作家的西藏叙事反映当代人们对于现代性的犹疑。西藏乌托邦叙事背后是人们对于传统文明的缅怀、对逝去时代的美好追忆。人,既是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个体,也是观念的总体,是被思考被感知的社会主体存在。当代文学场域中的西藏叙事,是以个体的生命感受来表现、确证社会生活,是对现代化的文明之思,折射出当代文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失衡,西藏“乌托邦”叙事便是这文明失衡的表征之一。
    关键词:
  • 从“梁生宝”到“康巴汉子”——当代藏民形象书写
    出版时间: 2023年11月
    本文以亮炯·朗萨与达真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为例分析当代藏民形象塑造。二人的作品立足民族文化,体现现实关怀,从个体生命到乡村家园建设再到民族发展以及家国情怀,蕴含浓厚的国家认同意识。从乡村文明再建设的“梁生宝”到美学意义上的“康巴汉子”英雄形象,展现了当代民族作家强烈的民族文化自信。
    关键词:
  • 社会变革中的故乡——阿来小说研究一
    出版时间: 2023年11月
    如何正确地对待文化资源的保护,正在成为一个日益严肃的话题。反媚俗化成为民族文化写作者的首要职责,阿来在这方面为民族文学的未来发展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
  • 时光中的地方图景——阿来小说研究二
    出版时间: 2023年11月
    本文介绍作家阿来的创作重心在于展现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性善恶,意在对传统与现代做出一个较为真实的评判。阿来的创作主要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为当代文坛充满赋魅性的边地写作正本清源。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