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王鸿春
机构:中国城市报中国健康城市研究院
个人简介:

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办公室原主任、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原所长,北京健康城市建设促进会创始理事长,现任中国城市报中国健康城市研究院院长,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北京健康城市建设促进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研究员、高级经济师。近年来主持完成决策应用研究课题100余项,其中世界卫生组织委托课题、省部级项目共10项,获国家及北京市领导批示20余项,“转变医疗模式政策研究”等课题获北京市第九届优秀调查研究成果一等奖等市级奖项共11项。著有《凝聚智慧——王鸿春主持决策研究成果文集》《有效决策》《成功领导者的习惯》等,并先后主编或合作主编决策研究类图书33部,其中“健康城市蓝皮书”《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7)》获得第九届“优秀皮书奖”一等奖,《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9)》《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9)》分别获得第十一届“优秀皮书奖”二等奖、三等奖,《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20)》获得第十二届“优秀皮书奖”三等奖,《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21)》获得第十三届“优秀皮书奖”二等奖,《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22)》获得第十四届“优秀皮书奖”一等奖。

  • 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23)
    盛继洪 王鸿春 主编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北京市持续深入推进健康北京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健康中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坚持健康优先政策,全面实施健康北京行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以首善标准扎实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健康北京行动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健康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日益提升,健康北京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果。人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指标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从2012年的8.80%提升至2022年的40.5%;《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行以来,15岁以上成人吸烟率由2019年的20.3%降至2022年的19.9%;2022年,北京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8.4%,与上年基本持平,较2020年提升3.98个百分点;北京市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89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50.18%,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已达到90%以上。各项指标总体向好,为充分发挥健康北京建设在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本书以分析总结健康北京行动的开展情况为起点,针对构建北京现代化交通体系、城市核心区水系保护、完善公共养老服务体系、推进食品安全协同监管、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控制青少年吸烟、推动首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详细探讨了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文化、健康产业、健康人群这六个涉及健康城市建设领域的发展现状,对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梳理总结,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北京市开展健康城市建设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为持续深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 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23)
    曹义恒 卢永 王鸿春 主编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卫生健康体系,我国卫生健康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迈进,健康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健康城市建设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内容和抓手。在新时代,中国健康城市建设要立足于当下,立足于实际,同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相结合,促进健康城市建设的高质量发展,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同时总结分析我国健康城市建设中的成功与不足,汲取经验,全方位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十四五”以来,各地以健康城市为抓手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卫生健康、生态环境、水利、住建、农业农村、体育、教育、医保等多个部门的健康指标得到提升,人群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逐年稳步提升。各地积累了丰富建设经验,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但健康城市建设工作发展仍不平衡,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本书围绕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文化、健康产业、健康人群六大领域,从城市环境建设、妇幼健康、婴幼儿照护、职业健康、养老健康、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健康文化、健康传播等多个角度,对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的进展、经验、问题进行全方位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此外,本书设置“案例篇”和“国际借鉴篇”两个篇章,发掘和研究2022年度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的先进经验,分析和比较国内外健康城市建设各个领域的优势和异同,以期为“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健康中国行动、落实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