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于莹
机构:上海健康医学院
个人简介:

研究员,上海健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教育学组副组长,上海医学伦理学会副会长,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智能医疗健康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慢病康复与健康促进、卫生经济与健康保险等。获全国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优秀著作奖,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文化专业委员会创新项目奖,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三等奖等奖项。主持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上海市教育科学项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以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和中国医院协会专委会等科研项目及横向课题近20项。发表核心及以上学术论文30余篇,SCI、EI收录10余篇。主编“健康保险蓝皮书”系列,专著《医患沟通手册》,译著《WHO指南:降低认知衰退和痴呆的风险》等著作8部。

  • 中国健康保险发展报告(2023)
    于莹 阎建军 主编 出版时间: 2024年01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我国健康保险(以下简称“健康险”)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速放缓带来的转型压力,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中国健康保险发展报告(2023)》是“健康保险蓝皮书”的年度系列报告,旨在对2022~2023年健康险发展情况进行回顾,研究市场特征,总结发展规律,推动健康险在健康中国建设和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研究内容包括总报告、市场篇和普惠保险篇三个部分。总报告对2022年中国保险业健康险总体发展情况进行了回顾,着重分析了2023年健康险供给侧结构调整,探讨转型特征及其背后的原因。市场篇从四个方面分析健康险市场大变局,一是分析健康险产品结构最新变化,总结趋势性规律;二是分析健康险市场竞争状况;三是分析职业人群健康险需求影响因素;四是分析市场增量,聚焦海南省气候康养产业发展前景与保险业机遇。普惠保险篇的主题是增强健康险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研究惠民保业态的独特性及其制度特性,二是分析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普惠保险案例,三是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沪惠保发展案例。本书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在研究框架上,对基于自愿原则的健康险市场供需分析视角加以拓展,引入了政策性保险框架和准公益性原则,以分析普惠保险发展。二是大量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以反映健康险市场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变化。三是采用跨学科分析方法,结合创新药械、慢性病管理和气候康养产业发展,分析健康险创新方向。主要结论如下。第一,2022年,中国健康险业务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增速放缓,主要原因是重疾险在健康险业务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受到削弱,新单保费仍在下降。2023年,健康险供给侧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重疾险新单销量进一步下滑,原因可以归结为渠道变革和客户需求两个方面。受惠民保快速增长的影响,百万医疗险新单保费下降趋势渐显。健康险市场进一步细分,带病体保险创新值得关注。税优新政和海南省气候康养产业发展,为健康险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职业人群对健康险的需求仍没有得到有效挖掘,这也为健康险带来了增量空间。第二,惠民保近两年快速发展源于其业态的独特性,这是由其制度特性决定的。研究发现,为了增强普惠性,缓解人民群众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惠民保制度改革引入了政策性保险思路,走准公益发展之路,走强化健康管理之路。代表性城市惠民保制度改革扎实推进,目前已经走向制度定型。第三,我国商业健康险业务规模呈现出明显的集中趋势,具体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区域集中,业务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二是市场集中,呈现出寡占型市场格局;三是健康险业务主要由人身险公司提供,业务规模远超财产险公司。第四,邮政普惠保险走出了新路,打造出邮政协办特色发展模式,取得了“监管放心、社会认可、客户满意、邮政获益”的良好效果。
  • 2022~2023年中国健康保险业研究报告
    出版时间: 2024年01月
    2022年,中国健康险业务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增速放缓。2023年,健康险供给侧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重疾险在健康险业务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受到削弱,新单销量仍在下降;二是惠民保主流模式走向制度定型,减缓人民群众“因病致贫返贫”效果显现;三是健康险市场进一步细分,带病体保险创新值得关注。税优新政发布,健康险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