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林琳
机构:成都医学院老年健康学院
个人简介:

在读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成都医学院老年健康学院院长、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理事、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理事、四川省中医药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养老与老年健康相关研究。

  • 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服务发展报告(2022—2023)
    唐平 林琳 主编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深刻凸显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建设与人口老龄化及社会经济形势相适应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本要求。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正在推进之中,四川省高屋建瓴,高质量、高效率践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老产业发展、养老服务综合改革层面探索出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四川方案”,为我国乃至全球老龄化问题的解决贡献了“四川智慧”。 本报告以四川省“健康老龄化”的重要性和实践路径为重点,由总论篇、养老服务篇、养老产业篇、老年健康支撑体系篇、案例篇组成。总论篇梳理了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服务发展基本情况,对全省总体情况和五大区域(成都平原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情况进行了描述,同时指出了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服务迎来利好时代,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卫生健康发展成果与信息化建设成效,以及人口结构失衡、五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疫情压力等困境,提出了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服务的发展思路。养老服务篇对四川老年人口规模结构、需求规模与内容、需求特征进行了研究,对四川养老服务发展情况和服务体系发展状况做了分析。养老产业篇对四川养老产业发展历程、现状、经验做了归纳总结,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规划。老年健康支撑体系篇对健康支撑体系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四川老年健康支撑体系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案例篇展现了具有代表性的养老服务相关省市、区域、机构在健康养老发展过程中的创新举措和实践探索。 本报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尝试为新时代老龄事业发展探索重点与方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为四川省今后开展健康养老服务提供宝贵经验,为中国特色健康老龄化路径的探索提供决策依据。中国老年健康事业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相关研究更是永无止境,我们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有些判断和建议仍然存在偏差,加之老年医学不断发展,书中缺憾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不断修订完善。
  • 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服务:发展历程、机遇挑战与对策建议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飞速进步,四川省养老与老年健康服务事业不断发展,养老服务模式与业态不断创新丰富。从居家、社区到机构,从公办到民办,从兜底服务、基本服务到高端服务相衔接的多层次供给格局也在不断地发展。同时,在老年健康服务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难点堵点问题,需锐意改革,推进老年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 四川养老服务发展情况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该规划提出,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当前四川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十分严峻,面临着老年人口总量大,老龄化速度加快、高龄化程度深、老年人家庭空巢率持续上升、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口比例较高等多重突出问题,给四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和考验。养老服务问题成为目前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构建符合国家标准和四川实际的多元化、多层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还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家庭等多主体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
  • 四川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状况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8%,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四川省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1816.4万人,占比21.71%,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5.41个百分点。四川省老年人口基数大,率先迈入深度老龄化,也是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总体布局进行系统谋划,已初步构建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将医疗服务与健康养老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关键词:
  • 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服务需求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四川作为中国的人口大省,2020年总人口达8367.5万人,常住人口总量居全国第五位,同时,四川省也是全国老龄化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本文分析了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服务需求。随着社会现代化、人口老龄化发展以及养儿防老作用的不断减弱,老年人养老观念和消费观念发生转变,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但目前四川省养老服务市场普遍出现资源供需不平衡、养老服务信息不匹配、服务设施配置不完善以及利用率低等问题。四川省的养老服务业发展侧重于老年群体的潜在需求,而忽视了其有效需求。目前的养老服务设施并不完善,或者有些设施覆盖率高,但它们的利用率并不高,处于闲置状态甚至破损的设施不在少数,而这一现象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例如健身娱乐器材成为摆设、多功能活动中心常年不开门、老年活动室成为村民聚众打牌的场所等。老年人的需求内容丰富、层次多样,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在老龄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政府承担越来越多的养老责任,例如通过组织社会志愿者提供养老救助、提供资金支持建设养老设施等,因此养老服务具有突出的公共性和公益性。然而,由于现阶段老年人口数量庞大、养老服务发展不完善、家庭模式变化,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需求是供给的风向标,是实现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依据,也是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参考。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匹配,为老年人提供精准服务才是解决老年问题、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对老年人的服务需求进行精准识别,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提供相应服务,明确哪些因素会对老年人服务需求产生怎样影响,提高养老服务提供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才能避免出现养老服务设施使用效率低和供求信息不匹配等情况,更高效地解决养老问题。因此,发展养老服务业、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应牢牢把握老年群体养老的有效需求,清楚判断和甄别不同老年人群体的需求内容。
    关键词:
  • 四川养老产业发展情况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养老产业是以保障和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参与社会发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等为目的,为社会公众提供各种养老及相关产品(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集合,包括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适合老年人的养老用品和相关产品制造的活动。本报告按照《养老产业统计分类(2020)》,将养老产业分为养老照护服务业、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业、老年健康促进与社会参与业、老年社会保障业、养老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服务业、养老金融服务业、养老科技和智慧养老服务业、养老公共管理业、老年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老年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和租赁业、养老设施建设业和其他养老服务业12个大类。养老产业是一个多元化的产业体系,产业辐射面广,覆盖了上、中、下游产业。上游是养老产品和服务,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根据老年人生理特点和生活需要,提供金融、地产、用品等产品和服务。中游是产品和服务的集成,通过直营店、商品超市、经销商、电商平台、社区、机构等形式触达消费者。下游是接受服务的老年群体。老年群体大体可分为具备完全自理能力、具备半自理能力和不具备自理能力三大类,不同类别的老年人群具有显著的需求差异,下游的需求反馈是推动养老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原生动力之一。
    关键词:
  • 四川养老产业链发展现状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四川省“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发展壮大养老服务产业,推动养老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指出,要实施“养老服务+行业”行动,促进养老服务与文化、旅游、餐饮、体育、家政、教育、健康、金融等行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生活性为老服务业,支持引导零售服务、家政物业、餐饮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企业拓展为老服务功能。促进养老企业连锁化、集团化发展,形成一批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产业集群和集聚区。本文从旅游养老产品、智慧养老产品及养老金融产品三个角度对四川省老年产业链的发展现状进行论述。
    关键词:
  • 四川养老产业发展经验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养老产业作为一个横跨三次产业的综合产业体系,具有显著的经济带动效应,亦是当前扩内需、增就业、拉动消费、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巨大潜力所在。因此,大力发展养老产业成为四川省应对老龄化、解决养老问题的必然选择。全省各地结合本地基础条件和优势特色,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规划,推动养老、健康、文化、旅游、体育、教育、金融、地产等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养老产业持续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
    关键词:
  • 四川老年健康支撑体系政策研究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加快和城乡差异大的特点,如何有效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世界平均水平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9.3%,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已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出,预计到2035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超过30%。目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仅靠年轻一代已经无法承担如此严峻的养老问题。因此,在应对快速发展的老龄化过程中,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关键,也是实施积极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四川省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1.71%,居全国第3位,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6.93%,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如何更好应对人口老龄化、破除养老领域痛点难点,解决养老的“急难愁盼”问题。四川省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先后出台《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四川省“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等文件。下面,我们结合四川省实际情况及调研结果,对现有老年健康支撑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报告,为进一步完善四川省老年健康支撑体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 四川老年健康支撑体系现存问题与对策建议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目前,四川老年健康支撑体系尚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
    关键词:
  • 国家医养结合示范城市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84号)提出:“国家选择有条件、有代表性的地区组织开展医养结合试点,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示范性强的医养结合试点项目。”2019年,经国务院同意,卫生健康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卫老龄发〔2019〕60号),进一步提出“在创建医养结合示范省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医养结合试点示范县(市、区)和机构创建”。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创建一批医养结合示范项目”。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引导鼓励各地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2022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老龄发〔2022〕14号)发布,组织开展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创建工作,该方案明确了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创建工作的创建目标、创建范围、创建标准、工作流程。通过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区、市)、示范县(市、区),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引导鼓励各地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建立完善医养结合政策体系,吸引更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医养结合,不断提高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医养结合示范工作开展以来,取得积极成效,我们抽选部分试点工作典型城市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