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倪赤丹
机构:广东省养老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个人简介:

博士、副教授,广东省养老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先行示范区(社会组)专家,主要从事社区治理、养老服务研究,主持省部级课题多项。

  • 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深圳探索
    倪赤丹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落实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现。本书围绕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通过对深圳城市社区治理变迁和治理模式等的全面分析,充分展现其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水平、突出亮点和创新成效,这对其他城市社区治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学术著作,既可为相关理论研究者提供有益参考,也可为社区治理实务工作者提供经验支持。
  •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优化配置
    倪赤丹 出版时间: 2024年06月
    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背景下,优化配置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既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着力点,也关系到广大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获得感。本书在梳理我国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历史变迁与深入分析先进国家和地区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是项系统性工作,主要涉及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主体、配置客体和配置标准三大要素。本书以深圳为典型案例城市,分析其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现状,指出其面临的配置主体共识不足、配置客体体系不全、资源配置供需脱节、配置标准规范性不强、配置保障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 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探索概述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本文是对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探索的概述。首先介绍了城市社区治理的时代命题,然后阐述了社区与现代化进程中的社区治理,最后分析了城市社区治理研究的进展与方向。
  •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理论的演进及现代化逻辑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理论逻辑框架是在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创新中逐渐形成的,同时在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演进中,大量借鉴了西方社会治理的基础理论。本文以在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理论逻辑框架为核心内容,探索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历史演进中的理论逻辑变迁,形成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理论框架及理论逻辑。
  • 深圳城市社区治理的现状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丰硕成果的集大成者,深圳的发展史也是深圳城市社区治理的变迁史,更是中国近现代城市治理变迁的缩影。探究深圳城市社区治理的现状,归纳总结深圳城市社区治理的变革历程及成效,对于了解和掌握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理论逻辑和历史脉络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和参考意义,同时可以为中国城市社区现代化治理指明方向。
  • 城市社区治理国内外经验借鉴及启示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实现良好治理环境的前提是建立健全的城市社区治理规范,因此,设计完善的社区治理政策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既探索美国、新加坡和日本等国际典型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也研究国内城市(上海、成都、北京、武汉、沈阳)社区治理创新的地方经验。 研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社区治理经验,对于推动深圳城市社区建设与治理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 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深圳创新实践和深圳模式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深圳市作为中国城市发展的先行者,各区在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探究深圳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及模式,总结归纳深圳城市社区治理机制,能够掌握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理念的转变路径,同时也能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提供有效的示范。
  • 深圳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探索的启示与未来图景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深圳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及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效的经验借鉴。时代的不断发展要求在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探索中,以形成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紧密结合时代要求,不断进行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探索,体现出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时代特点。即便深圳在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探索中形成了有效的经验和模式,但在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深圳将不断进行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探索,迈向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优化配置绪论
    出版时间: 2024年06月
    本文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优化配置》一书的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主题——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提出背景,其次从社区养老、养老服务资源、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等角度进行文献综述,梳理整体研究脉络,最后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变迁与挑战
    出版时间: 2024年06月
    社区养老服务在我国出现较晚,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漫长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推行“单位”与“人民公社”二元化的、强调集体主义与城乡分割的社会治理模式(Wang,2019)。受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与集体主义社会治理模式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至1977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与再分配制度的构建遵循着集体主义与平均主义的资源配置逻辑。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集体主义的解体与市场经济转型重新定义了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以及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等各个方面政府、市场、社会的责任,也深刻地影响着养老事业发展,特别是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的内涵、配置方式与供给保障制度。本文主要基于社区养老服务理论,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治理模式变迁、经济体制变革、养老服务政策改革以及社区建设、社区福利发展为背景依据,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历史演变、发展规律和主要特征,为后续社区养老服务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及其构建路径提供参考。
  • 深圳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实证分析
    出版时间: 2024年06月
    深圳是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在全国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当下,深圳老龄化率仅5.36%,其在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既可以充分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快速构建高质量的养老服务体系,又可以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背景下前瞻布局,探索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深圳城市面积1997.5平方公里,土地空间资源稀缺,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在当前形势下成为破解深圳养老难题的必然选择,因此,深圳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圳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必由之路。2019年8月以来,中共中央赋予深圳建设“老有颐养”先行示范区的神圣使命,深圳市委、市政府将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作为重要社会事业、民生工程和实现可持续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深圳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高水平、多层次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实践既有着我国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共性,又因其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老龄化发展阶段及政策目标定位具有独特性,可以为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提供观察的窗口和经验的借鉴。
  •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实践经验借鉴
    出版时间: 2024年06月
    西方国家较早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而且较早把社区养老服务作为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举措,其在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中的制度建设、实践经验无疑可以为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提供有益借鉴(Mastronardi et al.,2020;Thorsell et al.,2006)。亚洲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既借鉴西方的经验,同时又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可以为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提供较好的样板。因此,研究分析国内外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政策实践,可以提炼出一些有益的经验(Tseng et al.,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