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刘丰梅
机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移动医疗专业委员会
个人简介: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移动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理事兼医药卫生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医疗联合体建设与健康扶贫蓝皮书》《医疗蓝皮书:中国县域医共体发展报告(2021)》《医疗蓝皮书:中国县域医共体发展报告(2022)——新时代健康保障体系“三明实践”》主编。组织相关专家编写并发布《慢病医防融合分级诊疗服务标准》《中医师治未病家庭签约服务规范》《智慧化血管健康全生命周期数字管理分级诊疗实践标准》等。连续八年负责组织并主持召开全国“互联网+医疗”学术高峰论坛,荣获“全国老区建设特别贡献奖”、“老区脱贫 巾帼英雄”、“中国优秀扶贫案例”、全国脱贫攻坚“最美人物”、“北京市脱贫攻坚创新奖”、北京市“感动社会 民政榜样”、“北京好人榜”、“河南省老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奖项或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医联体、紧密型医共体、城市紧密型医疗集团、慢病医防融合、分级诊疗、人工智能与超声机器人、DRG成本核算、卫生经济学。

  • 中国县域医共体发展报告(2023)
    崔书克 陈航 苗艳青 副主编 ; 方伟岗 李玲 编 ; 赵俊 著 ; 詹积富 刘丰梅 王雪峰 主编 出版时间: 2024年02月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开启了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必须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本书以“坚持党建引领 推动医共体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结构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报告”,第二部分是“能力提升篇”,第三部分是“保障促进篇”,第四部分是“案例篇”。“总报告”立足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背景和党中央对医疗卫生机构党建工作及高质量发展提出的系列要求以及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实际,紧紧围绕“坚持党建引领,以共同体思维深化医共体建设”的思路,系统阐述了党建引领的理论基础、共同体思维的时代应用价值以及党建引领医共体建设的原则要点、建设维度和建设路径,为县域医共体建设凝心聚力、强化责任担当、筑牢根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能力提升篇”依据县域医共体建设由试点经验总结推广阶段进入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阶段的实际情况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要求,围绕医共体服务能力提升,设置了医共体协同治理、医防融合新机制、县域急诊急救、中医药服务体系和数智赋能五个能力提升专题。《深化“五医”联动,探索县域医共体协同治理新模式》提出以“五医”联动为抓手、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为载体,探索构建明确政府主导责任、明确“五医”职责内容、强化“五医”联动领导机制和决策协调机制、完善医共体各联动主体的谈判协商机制、建立“五医”联动监测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实施健康协同治理的新模式。《以慢病为切入点打包支付 创新基层医防融合新机制》提出以重点慢病防治为切入点,开展捆绑支付,统筹基本医保基金和公卫资金,使其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终端实现融合,构建能够对医防融合提供有效激励的新机制。《加强县域五大中心建设,提升县域急诊急救能力》阐述了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的本质,并基于区域协同救治理念提出专病中心建设有利于推动急诊急救医疗资源整合,实现分级诊疗,推动县、乡、村一体化紧密网络体系的形成和完善。《构建县域中医药服务体系,筑牢县域医共体防病治病网络》基于中医治未病的传统优势、现代化和人口老龄化的需求形势以及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征和其在构建县域医共体防病治病网络中的意义、当前中医药服务体系存在的系列问题,提出应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建立中医药人才的引进、管理、培养和流动机制,加强县域中医药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域中医医疗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医药相关产业发展等建议。《数智赋能医疗服务模式创新,提升县域医共体整体运行效能》在论述运用数智技术为县域医共体赋能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从数字病种分析、健康大数据分析、数字医疗健康管理、数字医疗业务协同以及数字服务监管评价五个方面创新数智赋能模式,提升县域医共体整体运行效能的建议。这五篇专题研讨报告都可为医共体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保障促进篇”立足健康中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老龄化的形势,基于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实际,设置了深化薪酬制度改革、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打造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建设新时代健康保障运行机制四个方面的专题。《深化薪酬制度改革,推动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对三明在医改过程中的薪酬制度改革实践的分析表明:年薪计算工分制有利于凸显公立医院公益性;统算统发县乡村薪酬有利于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岗位(目标)薪酬制度使医保基金运行安全多效;岗位(目标)薪酬制度有力体现医务人员服务价值;岗位(目标)薪酬制度促进百姓健康绩效水平提升。《持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能》对三明医改成效的分析表明:三明市医保基金运行安全有效,患者看病负担有所减轻,居民健康指标逐步优化,医疗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医务人员待遇稳步提升。面对中国的老龄化同时触发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的困境和老龄群体的医疗照护等健康养老需求及乡村振兴要求,结合县域医共体建设的任务,《打造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提出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推进医养结合服务创新的重要抓手,论述了以医共体为载体,整合各种养老医疗资源,建立现代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积极应对乡村老龄化、促进乡村振兴等的观点。《建设新时代健康保障运行机制,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重点讨论了新时代健康保障运行机制的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医疗资源配置的优化、健康科技创新的推动、医疗服务改革的深化、全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六大要点,并据此提出重视健康管理、加强技术支持与人才培养、调整政府职能与资源配置、完善健康保障政策法规体系、加大对健康保障的财政投入、强化医疗服务监管与评估等相应的政策建议。在以上四个专题中,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和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推进医共体建设的保障机制,打造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和建设新时代健康保障运行机制是推动医共体向健康保障升级的促进机制。“案例篇”是依据各地县域医共体建设实际,筛选出的凸显政府主导、医防融合、数字化、服务协同、全域推进、中医药防治康养特色,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可资借鉴的实践案例。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