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郭晗潇
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个人简介:

女,汉族,1993年出生于北京。202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师从洪大用教授。现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社会工作系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农村社会学。在《学习与探索》《社会建设》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若干。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乡村微治理实践策略与有效机制的社会学研究”(项目批准号23CSH086)。

  • 梧村庭院: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郭晗潇 出版时间: 2024年02月
    本书以“两山”理念发祥地浙江省安吉县的一个村庄——梧村作为田野考察点,具体研究了该村开展的“农居庭院美化”项目实施过程,试图从一个侧面揭示乡村治理的实践逻辑与具体机制。研究发现,基层干部探寻农民意愿与国家政策之间的平衡点是乡村基层社会运作的一种范式。“面子机制”与“合作机制”是“农居庭院美化”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的内在机制,也是该项目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
  • 《梧村庭院: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选择》导论
    出版时间: 2024年02月
    本文介绍了《梧村庭院: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选择》一书的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将从观察到的“梧村现象”出发,经过理论凝练,形成农居庭院“私人空间转型”的概念。
    关键词:
  • 中国庭院相关研究与分析框架
    出版时间: 2024年02月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前人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 一是中国庭院研究,梳理了中国庭院产生、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轨迹;二是农居庭院研究,相关研究的多种视角都在本章有所论及;三是农村空间变迁研究,主要是“农民上楼”问题。本文还确定了整个研究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
  • “梧村现象”产生的背景
    出版时间: 2024年02月
    本文将从厘清乡村建设的历史脉络,以及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尤其是“两山”理念入手,尝试图分析梧村庭院空间属性发生变迁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背景。
    关键词:
  • 基层建设与“梧村现象”
    出版时间: 2024年02月
    本文将采用文本分析法,在国家发展战略视野下研究“三农”问题,在论证基层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之上,具体分析梧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组织建设,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即关涉村“两委”组成人员的政治素养、工作能力和思想品德,尤其是主要成员的这些素质,是促成农居庭院空间属性变迁的关键性因素。
    关键词:
  • “庭院美化”的过程
    出版时间: 2024年02月
    本文具体分析了梧村庭院空间属性发生变迁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监督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到处都有权力的影子,权力有时以“在场”的形式存在,有时以“不在场”的形式存在。梧村“两委”正是利用这样一种现代权力将 “庭院美化”行为融入农户的日常生活中。
    关键词:
  • “梧村现象”中的村民
    出版时间: 2024年02月
    本文着重从村民这一主体的视角出发,在深入访谈的资料中,撷取梧村庭院美化过程中的几个典型案例,来探讨“梧村现象”产生的内在过程。
    关键词:
  • 考察“梧村现象”的三个维度
    出版时间: 2024年02月
    本文提出考察私人空间转型的三个维度,并从这三个维度出发,衡量梧村庭院美化现状,审视其是否符合私人空间转型的标准。从感性认识上来看,梧村庭院确实发生了私人空间转型现象。在梧村(开展了庭院美化项目的荷村和临风家园),家家户户都对自家庭院进行了美化,修建观赏鱼池,栽种花卉,各种树木、绿植布满庭院,整个庭院整洁、美观。这种不能带来多少经济回报的庭院美化,显然不是出于增加经济收入之类的工具性目的,而是出于审美的需要。成规模、群体性地在自家庭院增加审美元素、融入审美理念,正是农居庭院完成私人空间转型的表征。
    关键词:
  • 《梧村庭院: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选择》总结与讨论
    出版时间: 2024年02月
    本文将提出研究结论,与相关研究展开讨论,并概括总结本书的研究发现、创新与不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