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谭志松
机构:三峡大学
个人简介:

土家族,1954年生,湖北恩施人。三峡大学二级教授、法学博士、博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社会治理。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8项;获湖北省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民委等省部奖三等奖3项,厅局级奖一、二等奖5项。出版著作23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曾任三峡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正校级干部。曾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宜昌市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会首任会长、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三峡大学区域社会管理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首任主任。现任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三峡大学区域社会管理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 易迁安置区域的治理与发展研究
    谭志松 胡孝红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易迁安置”是脱贫攻坚中解决特困人群脱贫的重要工程之一,易迁安置区域的治理与发展又必然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在深入恩施州实地调查易迁安置区域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其治理发展的成功经验与模式,从搬迁与融入、治理与发展、巩固与振兴三个层面探讨安置区域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与文化建设、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及所形成的科学方法和有效路径,并提出了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统三合”实践模式。本书是谭志松教授主持的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三峡大学区域社会管理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2020年度开放基金重大委托项目的研究成果。
  • 易迁安置区域的治理与发展研究概述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实施不仅使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乡村地区增加了多个易迁社区,而且改变了迁入乡村的人口及其社会结构。这对安置地区的治理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关注易迁安置区域的治理和发展,必将对全州社会治理与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会对全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 搬迁与融入——恩施州易迁扶贫安置的创新实践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恩施州作为国家级全域性贫困地区,在党中央、湖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脱贫攻坚战中充分利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机遇,解决了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贫困群众的脱贫问题。为恩施州按时全面实现脱贫目标,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广大干部群众在艰苦卓绝的反贫困斗争中,创造了具有恩施州特色的经验。恩施州用“以村域为单元本村集中”“以乡镇区域为单元跨村集中”“以县(市)域为单元跨乡镇集中”3种集中安置搬迁方式,顺利完成易地扶贫搬迁7.28万户24.28万人的任务;用“区—村”嵌入、“区—居”嵌入、“区—区”嵌入、“区—城”嵌入和“区—乡”嵌入5种嵌入融合管理体制实现了对安置群众的集中管理。同时,将“两个融入”思想贯穿易迁扶贫搬迁工程始终,逐步提升了安置群众在安置社区中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助力安置目标的全面实现,并在恩施州的大山深处呈现1425个村中“星城”的壮丽图景。
    关键词:
  • 脱贫乡村迈向乡村振兴示范的“一统三合”实践探索——恩施州洞下槽村的实践考察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接续而至。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辉煌之际,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丽幸福乡村吹响的新时代战斗号角;是践行“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的铿锵步伐;是建设具有“共同富裕”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点睛之笔。这既需要我们扎实巩固脱贫成果,又要面对新目标创造新的辉煌,探究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洞下槽村,经过5年的实践探索,创造了从脱贫乡村迈向乡村振兴示范村的“一统三合”模式,正以坚定的步伐走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深处。洞下槽村以党建为统领,以特色产业发展为突破口,用“产农融合”和“村企协合”的产业内外部发展运行机制,有效推动了乡村经济发展和产权制度改革。同时,用“五治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机制促进社会治理、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优化社会结构,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社会保障,促进了乡村经济与乡村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