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胡澎
机构:
个人简介:

胡澎,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社会、日本史。

  • 少子老龄化社会与家庭
    吴小英胡澎 副主编 ; 张季风 主编 出版时间: 2021年01月
    日本早已进入少子老龄化社会,而中国如今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老人日常护理、年青一代家庭育儿支持等方面,日本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政策成果,有诸多值得中国借鉴的地方。本书以此为背景,基于统计数据、田野调查以及社会学和人口学理论,从家庭层面讨论了中国与日本的少子老龄化现状、家庭功能变迁以及代际和性别关系的变化等问题,分析了相关的社会服务和国家政策,并提出了解决思路。全书视域宽阔、内容丰富,对相关领域学者和从业人员均有启发与借鉴意义。
  • 日本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护理NPO研究
    出版时间: 2014年12月
    进入21世纪,日本的养老护理NPO在相关法律和政策的框架下,针对本地区的老年人开展了访问护理、日托护理、入住设施护理等灵活、细致的护理服务,使老年人在不脱离家庭和社区的情况下得以安度晚年,有效缓解了家庭和社区的养老困境。同时,养老护理NPO还为增进地区福利、构建和谐社区以及建立NPO与政府之间的新型伙伴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显示了日本养老护理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 日本的社区营造与非营利组织
    出版时间: 2013年08月
    社区营造是日本独具特色的一种地区治理模式,非营利组织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历史衍变来看,非营利组织从发起历史街区保护运动,到参与政府制定立法,再到作为主体推动社区营造条例的实施,均显示出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的非营利性组织发挥着越来越广泛和积极的作用。社区营造非营利组织开展活动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社区营造过程中与政府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互助和互动的关系。非营利组织在社区营造和社会发展等领域发挥着多重作用,一是满足市民多种需求,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二是提升地区活力,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三是强化社区认同,增进社区和谐。
  • 日本“多元协作”的构建与展开——以地方自治体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为中心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面临诸多问题,民众在生活上的不安、烦恼日益增多,需求也日渐多元,单靠政府部门来提供公共服务、实施公共事业,很难满足民众的需求。因此,“多元协作”这种新型的公共服务方式在摸索和实践过程中被构筑起来,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和企业等多元主体在平等基础上,合理分工、互动合作、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地开展公共服务,解决公共问题。特别是在日本的地方社会,地方自治体与非营利组织建立起一种相互补充、相互协作的伙伴关系,联手开展了一系列解决社会问题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推动,“多元协作”的活动空间也越来越大。
  • 日本NPO的发展及其社会功能
    出版时间: 2009年12月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社会的急剧变化和国民价值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大量非营利公民组织(NPO)应运而生。这些由志趣相同者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公民组织,提供各种服务,开展广泛的公益活动,在国家、社会事务管理和外交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弥补了日本在社会结构和体制上出现的一些问题,成为推动日本政治、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一支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