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参与乡村环境治理:何以可能、何以可为?——以皖南S村厕所升级改造为例
出版时间: 2024年09月
农民参与是农村环境善治的关键,而农民的有效参与是政府引导与乡村自治交互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对S村厕所升级改造案例的研究发现,仅由地方政府主导村庄厕所升级改造,农民视角缺失加之行政化动员的悬浮,导致厕所治理实践与乡村生产、生活系统及地方文化之间脱节,农民参与消极。政府适度放权与有效引导是农民参与的基础,通过识别与诊断农民多样化厕所改造需求—吸纳关键反对力量—整合普通农民参与意愿,地方政府成功动员农民参与。基于案例经验,营造适宜农民参与的微观社会环境是实现农民参与常态化的关键。回归以民为本的治理理念,培育农民参与自觉;优化环境治理结构,坚持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治相结合,保障村民合理参与空间;发挥乡村精英、熟人社会、面子、人情等因素在农民参与动员中的优势,借助非正式治理机制,提升农民参与组织化程度;增加多样化、本土化的小微农村环境治理技术供给,用技术赋能农民参与。把握农民环境参与行为发生与扩散的社会机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与推动农民参与环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