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曾晓东
机构:
个人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执行主任。2008年获得北京市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称号,2009年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支持。担任重庆璧山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案专家组组长,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劳工组织“教师地位建议专家委员会”(CEART,The Committee of Expert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commendations Concerning TeachingPersonnel)成员。主要从事儿童教育与家庭支持政策、教师专业发展政策、教育发展规划研究。

  • 教育与乡村发展(第1辑)
    曾晓东 李兴洲 副主编 ; 朱旭东 主编 出版时间: 2022年06月
    本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2021年度在优质教师、教育技术、性别平等、技能发展、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五大领域工作成果的一部分。本书内容涉及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技术赋能乡村教育等内容,期望:一是反映“脱贫攻坚”后乡村教育的新话题;二是体现国际乡村和不利群体教育的新趋势。本书为有关研究者、实践者、管理人员、一线工作者等提供对话空间与交流平台,从而引领思辨、汇聚智慧、凝聚合力,服务乡村教育与乡村发展领域知识生产、学习互鉴、理论创新与实践积累,推动优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 乡村视域下教师专业知识的结构性特征分析——基于甘肃省某县域高中教师的实证调研
    出版时间: 2022年06月
    为构建我国乡村视域下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特征体系,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甘肃省某地方县的18位高中教师进行了访谈。研究发现,乡村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分五个维度,即学科和课程知识、一般教学和学科教学知识、学生和环境知识、教育目的和价值知识、信息技术知识。依据乡村教师不同维度的专业知识结构在乡村自身生态体系下呈现的发展差异,提出当前乡村教师培训需要从微观角度切入,为乡村教师提供需要的专业知识,补齐专业知识结构短板,同时建立跟踪辅助系统,为不同阶段教师提供相应的帮助。
  •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成就的结构化分析和国际传播——基于新结构经济学GIFF分析框架的构建和推演
    出版时间: 2022年06月
    本文尝试结合新结构经济学GIFF的结构化分析框架,构建和推演双轨教育发展的分析逻辑,讲好并传播中国农村教育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故事。本文使用该框架推演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重要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进程和多个国家级项目,在农村“普九”教育发展GIFF双轨第一步确定我国农村教育“普九”发展的突出矛盾,第二步是消除约束机制,并通过政府政策调控,创造促进“普九”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机制。并推演“义教工程”促进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和“全面改薄”促进农村教育质量发展的GIFF分析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