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林维
机构:西南政法大学
个人简介:

汉族,浙江舟山人,中共党员,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刑法学、犯罪学、未成年人法学、超大城市治理等。出版《间接正犯研究》《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认定与处理》《刑法解释的权力分析》等专著,主编《金融犯罪的理论与实务》《共犯论研究》《最高法院如何掌控死刑: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死刑判例经典选编》《刑事司法大数据蓝皮书》《青少年犯罪学》《公务犯罪研究综述》《纪检监察案件审理》等,主译《英国刑法》《刑事证据》等;在《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法学家》等期刊共发表论文百余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20余篇,并在海外发表论文多篇。先后主持国家重大科技研发计划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教育部、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学位办、共青团中央、中国法学会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以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国家卫健委、中直机关、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等委托课题10余项。

  • 超大城市治理发展报告(2025)
    重庆城市治理与发展研究院西南政法大学城市治理与发展研究院 组织编写 ; 林维 主编 ; 张震 周振超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5年04月
    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命题。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要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以此为契机,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方法论体系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议题。本报告立足重庆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基本探索,放眼全国超大城市的治理实践,构建起总报告、专题报告、案例报告与大事记相融合的叙事结构,对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主要面向进行分析和梳理,力求形成一幅超大城市创新治理的创新场景。本报告遵循了“总—分”的分析逻辑。在总报告层面,研究以超大特大城市为分析场域,以高效智慧治理新体系为建构目标,从治理能力、治理要素和数字应用等方面梳理了新体系建设的重要议题,进而从治理思维、治理格局、技术赋能和制度革新等维度提出了优化方略。在专题报告层面,以深描中国10个超大城市的治理进程为起点,进而聚焦城市创制性立法、城市更新与韧性治理、城乡融合发展、城市微观治理、15分钟城市社区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市民形象建构和城市低空经济发展等城市治理的重要命题,勾勒出以重庆为主线的实践逻辑和发展路线图。在案例报告层面,研究以重庆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典型案例切入,从中心城区和周边城区的场域剖析微观实践,推介城市潮汐摊区建设、城市公园市场化改革、友好城市社区建设以及城市社区食堂发展等城市治理的创新性做法,进而展现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基层探索。此外,在大事记层面,对2024年度全国超大城市治理的重要事项进行了梳理,涵盖制度建设、机制探索和平台建设等内容,全面展现了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进程和行动路线。综上所述,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既包括城市治理的基本程式,又蕴含自主探索的空间和实践。本报告以展现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创新探索为旨要,将以开拓性视角不断提炼超大城市治理的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和评价体系,服务于中国城市治理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进而推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高质量发展。
  • 数智时代的超大特大城市治理新体系
    出版时间: 2025年04月
    在数智时代,智慧高效的超大特大城市治理新体系必然是依托高新技术、围绕人民需求、通过技术赋权与数据赋能,构建人机物互为一体的超大特大城市治理新格局。在实践中,需要处理好城市治理需求与治理能力平衡、治理要素与治理系统重塑、治理技术与数字应用匹配、治理效率与数字安全兼顾、治理任务与基层干部压力调试等问题。应围绕人民需求优化治理思维,以党建引领推动共治格局,以技术赋能更新城市服务,以闭环管理保障数字安全,以制度革新调适干部压力,构建超大特大城市治理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