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雷霞
机构:成都市社会科学院
个人简介:

经济学博士,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城市经济、政府作用等相关研究。作为负责人或主研人员参与国家、省、市各级课题20余项,撰写资政报告20余篇,公开发表论文及理论文章20余篇,参与10余本专著编写工作,相关研究报告与论文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农村部以及四川省、成都市等地方各级政府部门表彰和认可。

    暂无内容
  • 成长期的成都都市圈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成都都市圈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极核,也是四川省的极核主干。深化成都都市圈建设,有利于推动“五区共兴”促进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尽快建成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自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明确培育现代化都市圈以来,成都都市圈建设已历经三年,由起步期步入成长期。全国领先的顶层设计、外畅内通的交通基础设施、初具雏形的现代产业协作体系、不断增强的生产要素集聚能力、逐渐凸显的引领带动能力以及持续优化的公共服务水平及生态环境为成都都市圈持续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整体竞争力不强、重点领域发展水平有待提升、结构性失衡现象较为突出以及高端要素积聚能力有待增强是成长期成都都市圈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未来,成都都市圈应充分把握由夯基垒台向整体成势转变的良好发展态势,顺应客观规律,在充分借鉴国内外都市圈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以顶层设计为引领,以交通圈、产业圈、生活圈以及创新共同体建设为重点任务,以高能级开放平台、高效率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高质量营商环境、高水平区域协作为支撑的“1+4+4”体系,建强动能更加充沛的现代化都市圈。
  • 强化双圈互动 共同引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都都市圈和重庆都市圈协同发展研究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围绕成都和重庆主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带动中心城市周边区域加快发展,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内容。成都都市圈和重庆都市圈协同发展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两大都市圈实现能级跃升的重要支撑。两大都市圈历史联系紧密、交通基础设施通达性强、产业协同发展潜力大,具有良好的协同发展基础。然而,两大都市圈在协作过程中也存在都市圈层面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不完善、“双圈”竞争大于合作、外围城市之间联系较弱以及区域带动能力有待增强等问题与短板。未来,两大都市圈应强化机制协同、“双城”协同、产业协同、城乡协同、开放协同以及生态协同,引领带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高质量发展。
  • 国内外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
    出版时间: 2025年06月
    城市自诞生之初,便是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最重要的活动场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超大城市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承载空间。超大城市在发展演进过程中呈现功能综合复合化,发展逻辑人本化,城乡关系融合化,城市形态网络化、都市圈层化,辐射范围扩大化等规律,超大城市治理也呈现治理理念以人为本、治理路径规划引领、治理手段科技赋能、治理对象软硬并重、治理趋势区域联动等特点。东京、伦敦、上海、纽约、北京及广州等国内外超大城市治理在公私合作、规划引领发展、建设“人民城市”、大数据应用、韧性城市建设以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未来,重庆应充分借鉴国内外超大城市发展经验,建强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梁根核”,全面优化提升城市治理体系、治理水平、治理环境和治理模式,持续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