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韦文珊
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个人简介: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区域发展。

  • 中国农村生活条件研究报告(202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制约因素破解研究重大科技任务课题组 组织编写 ; 胡向东陈静 韦文珊 主编 出版时间: 2025年08月
    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核心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特别是要加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为科学评估中国农村现代生活条件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中国农村生活条件研究报告”课题组在深入研究相关理论和政策背景的基础上,首次系统阐释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内涵要义,并创新性地构建了包含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和居民生活文明富足(“三度一足”)四个维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涵盖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课题组基于2023年省级数据,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现代生活条件及其四个维度的发展水平做出了评价。报告瞄准“2035年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村生活条件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了系统性对策建议。此外,报告还深入剖析了涵盖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江苏昆山千灯镇“后配套”工程)、人居环境整治(河南商水“农气循环”、四川丹棱垃圾治理、安徽铜陵“厕污共治”)、养老模式创新(北京平谷互助养老)、产业融合发展(黑龙江密山乡村旅游、江西黎川“多规合一”)等领域的七个典型案例,为各地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 农村居民生活文明富足评价指标体系与测度结果
    出版时间: 2025年08月
    农村居民生活文明富足的程度,是“三度”现代化进程的直观体现,也是农村生活条件建设的目标,其评价重点在于客观衡量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本研究始于内涵解析和理论框架构建,聚焦就地就近就业、物质富裕、精神富足和城乡差距合理四方面构建了包含4个二级指标、4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合理设定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值。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2023年省级数据,对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开展评价,结果显示:全国平均分值为76.6分,浙江省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已率先迈入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阶段;从区域分布上看,东部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文明富足程度远超其他地区;物质富裕程度地域间差异最大,就地就近就业水平省际差异最小;经济收入水平低、精神生活匮乏仍是制约农村居民生活文明富足的短板。
  • 我国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发展水平测度
    出版时间: 2025年08月
    本报告综合农村基本设施完备度、农村公共服务便利度、农村人居环境舒适度和农村居民生活文明富足“三度一足”四个维度的评价指标,构建涵盖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的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级单元进行综合测度的结果显示,全国各省区市农村现代生活条件平均得分为72.3分,有2个省(市)农村现代生活条件已进入“基本具备阶段”;东部地区平均得分为85.0分,显著高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区域间差异显著;在四个维度上,公共服务便利度得分最低,人居环境舒适度得分最高,维度间差异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