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张智敏
机构:湖北大学
个人简介:

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湖北大学师范学院 (田 家炳教育学院) 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 究员。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教育学会教 育经济学分会第七届、 第八届、 第九届常务理事,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 育财政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老年教育协会学术顾问, 武汉市老年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文化发展报告》 主编。

  • 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4~2025)
    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组织编写 ; 江畅 张智敏 主编 ; 张敏 徐瑾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5年07月
    2023~2024年是中国文化建设实现“十四五”规划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的关键年份。文化事业发展呈现新格局:舞台艺术作品创作传统与现代创新融合,国产影视艺术创新整体崛起;公共文化机构以“大文化”理念促进文化资源融合发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成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四季村晚”“农业文化遗产里的中国”以及全国广场舞大赛活动从多角度展现群众文化活动的独特魅力。文化产业新业态贡献突出。2023年文化产业新业态营业收入占全部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总额比重达到40.45%,2021~2023年文化产业新业态营业收入年均增速高出全部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9.03个百分点。新闻信息服务行业营业收入在文化六大核心行业中位居第一,文化娱乐休闲服务行业居第二位。《“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推出的文化建设重大创新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石窟寺抢救性保护工程取得显著成绩,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进展顺利,中国戏曲振兴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至2023年,全国已设立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其中16个正式确立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在《中国文化发展报告》研创中,连续10年开展了中国文化发展现状问卷调查。2023~2024年,为了进一步了解社会公众对文化建设发展的认知认同度、获得感、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及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文化和旅游发展科技创新、全媒体融合创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六大体系”内容。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公众对文化发展的认同显著提高、文化自信明显增强、满意度大幅度提升,“一带一路”人文沟通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普遍赞誉。特别是美丽中国、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十分明显地正向影响了社会公众对文化渊源和文明信念的认同。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政策供给需要进一步完善,文化内容创作行业发展不容乐观,创意设计服务行业增长乏力,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明显不平衡。为此,本书在总报告和分报告中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书通过总报告、分类报告、专题报告,以创新研究的思路和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对“十四五”期间的文化建设发展进行全景式描述和专题探讨,展示了中国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揭示了文化建设和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本书资料性强、信息量大,微观数据的获得和分析坚持原创性、前瞻性原则,具有可信、可用、可预测的特点。期望以此为决策部门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决策参考和数据支撑。
  • 中国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新时期特征与新挑战(2023~2024)
    出版时间: 2025年07月
    本报告从文化建设发展理论创新与政策引领、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新格局、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社会公众对文化发展的满意度以及文化自信和文明水平提升等方面,利用大数据全景式分析了2022~2023年中国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状况,总结了2023~2024年中国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以及文化建设转型发展中出现的新特征。分析认为,2023~2024年,中国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具有理论创新、政策引领重点突出,文化产业新业态贡献突出,文化自信获得感明显增强等特征。同时通过大数据比较,分析出文化建设发展中呈现的新需求、新变化以及面临的新问题。据此提出了加大政策供给,提高文化发展满意度和增强文化自信的获得感,重视专门研究机构或智库对文化发展趋势、挑战和机遇以及不确定性因素的分析,开辟新路径、探索新方法,解决发展不平衡、社会力量参与度低的问题,以提高文化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文化产业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 “中国文化发展现状(2023~2024)”问卷调查及样本分析
    出版时间: 2025年07月
    2023~2024年,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社会调查中心组织开展了“中国文化发展现状(2023~2024)”问卷调查。调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旨在了解中国文化发展状况,特别是《“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的实施情况,问卷调查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等“六大体系”建设的认同度和满意度。通过对问卷及样本进行地理信息可视化与频数分析,发现受访者在文化消费、信息获取、民生关注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样本的离散性特征显著。同时,利用词频分析、共现矩阵和关联规则等方法,对“数字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等受到广泛关注的热词进行分析,梳理出三大高正关联板块与三大高负关联现象。研究发现,数字化技术对经济与民生的赋能作用显著,公众对环境议题和民生问题的关注度持续上升,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性、技术创新驱动下的文化融合、社会结构变迁引发的多维矛盾成为2023~2024年文化发展的核心议题。由此,本报告提出应加强技术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创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能力,优化社会治理对文化热点的响应机制,以科技赋能和制度设计应对复杂社会挑战。
  • 中国文化发展满意度调查:社会公众的认同与评价分析
    出版时间: 2025年07月
    本报告基于“中国文化发展现状(2023~2024)”问卷调查数据,分别从文化服务的供给渠道满意度、内容结构满意度和效能体验满意度三个维度,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分析发现,从整体上看,社会公众对当前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高度的认同感;从趋势上看,社会公众的文化品位逐渐提高,推动了文化需求的品质升级;从偏好上看,社会公众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文化产品及服务表现出更大青睐;从水平上看,文化服务的质量建设仍存在短板和不足,多个领域的建设水平有待提升;从发展上看,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当前文化发展的“适应性”建设有所不足。根据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本报告提出了改进当前文化发展态势的若干建议:一是坚持“文化为民”的发展思路,构建“重心向下”的参与式文化发展模式;二是强化品质导向,推动文化发展全方位标准化建设;三是做好特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因地制宜打造个性化产品及服务体系;四是搭建文化品质监测网络,实施更具针对性的质量提升专项工程;五是加快文化建设的更新节奏,提供更具时代感的服务体验。
  • 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效率测算与策略研究
    出版时间: 2025年07月
    本报告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对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效率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与2020年、2022年相比,2019年、2021年、2023年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效率较高,其中发展期文旅产业技术进步要素起显著的积极影响作用,挫折期提升规模效率要素可以推动文旅产业走出低谷。分区域看,长江经济带上游4个省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最高,技术进步溢出效应明显,产出效率提升空间较大;中游4个省文旅产业规模效率明显;下游3个省市需要发挥经济优势和现代化文化建设优势促进文旅产业技术进步效率提高。本报告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还需要从政策导向、产业升级、提升消费者信心三个方面发力,强化技术进步与规模效率并重理念,探索文旅融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