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商务区产业发展报告(2025)
当前,全球发展面临地缘政治、贸易摩擦、技术变革等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冲击,产业链成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中央商务区(CBD)作为城市高端产业功能区,本身就是城市产业链的重要节点,对提升新质生产力优化城市产业链具有重要作用。本书立足“新质生产力优化城市产业链”这一主题,阐述了CBD新质生产力优化城市产业链的八个机理,分析了CBD新质生产力的综合发展效应、区域辐射效应、楼宇经济效应和营商环境效应,归纳出CBD数字服务赋能产业链韧性提升、枢纽服务重构城市产业链场域、新质服务优化城市产业链分工三条发展路径,并提出商务科技双轮驱动、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提升专业服务能级等具体建议。从理论逻辑和当前我国各地CBD发展实践角度进行分析,CBD新质生产力优化城市产业链主要包括新质科技应用生产力提升科技产业价值链、新质总部经济生产力联系全球跨国企业链、新质商业沟通生产力构建国际产业空间链、新质商贸服务生产力连接高端产业供需链、新质商务资源生产力供给服务贸易产业链、新质人力资源生产力激活现代人才产业链、新质信息服务生产力聚合信息科技产业链、新质楼宇经济生产力优化高端前沿产业链等8个维度。基于时间序列数据,本书跟踪测算我国典型城市CBD的综合发展效应、区域辐射效应、楼宇经济效应和营商环境效应,探析我国典型城市CBD新质生产力与城市产业链的概况与发展趋势、特点和规律。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各地CBD新质生产力优化产业链的作用程度差异明显,一线城市CBD和新一线城市CBD之间的综合发展效应差距显著,2023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CBD综合发展效应高出新一线城市CBD 6.857%。一线城市CBD由于经济基础坚实、市场空间广阔、信息技术发达、科技创新快速、新质资源丰富等优势,正在快速推进新质生产力优化产业链;新一线城市CBD因产业链布局和区域系统资源日益向首位城市倾斜,综合发展效应不够突出,两大城市阵列发展落差显著。观察发现,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CBD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稳定,其中北京CBD科技创新效应、上海陆家嘴CBD区域辐射效应、深圳福田CBD经济驱动效应、广州天河CBD经济发展效应均相对领先、特色鲜明。新一线城市中西安、重庆、武汉、天津、杭州等地CBD产业链向好发展。为延续学术支撑和学理思考,本书着眼于CBD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属性,将CBD新质生产力优化产业链的具体内容归纳为三条路径,即CBD数字服务赋能城市产业链韧性提升、CBD枢纽服务重构城市产业链场域、CBD新质服务优化城市产业链分工。其中,CBD数字服务赋能城市产业链韧性提升,即在节点维度推进数字服务赋能资源优化、技术依赖及产业链外迁,在连线维度推进数字服务赋能链上企业沟通、增强风险识别与动态环境适应能力,在网络维度实现数字服务赋能产业网络扩展、助力风险分散与价值增加;CBD枢纽服务重构城市产业链场域,即枢纽科技、区位、资本和场景等驱动产业链引擎、载体和平台升级,枢纽服务重塑产业链协同平台、产业集群和应用场景等,构建“上游技术突破—中游产业强化—下游市场拓展”的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CBD新质服务优化城市产业链分工,即以智能中枢优化产业链分工格局,以高端服务提升产业链区位黏性,以功能跃升、空间重组、制度赋能和生态构建驱动城市产业链分工联动和产业集群生态协同。展示借鉴各地CBD发展经验、深入了解CBD实际发展情况,也是本书的重要内容和特色。重庆江北嘴CBD通过打造西部金融核心城,塑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郑东新区CBD着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区域活力中心,宁波鄞州区以创新推动数字经济楼宇的转型升级。各地经验富有特色,可资借鉴。作为国内专业研究CBD产业发展的蓝皮书,本书对当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合肥、杭州、成都等典型城市CBD新质生产力优化城市产业链动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各地CBD新质生产力发展逐步形成寻求前沿突破、专注专业服务、培新焕旧同步进行等三条路径。其中,北京瞄准通用人工智能,依托首都资源和商务优势,寻求新质生产力突破发展;上海专注于专业服务业,依据“五个中心”发展定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合肥培育新质和焕新旧质同步进行,通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不断壮大新质生产力。但总体来看,各地CBD还存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不足、城市产业链韧性不强、高质量发展落差明显等现实问题,还需要在商服科创双轮驱动以不断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入赋能实体经济发展以促进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集聚、提升专业服务能级以推进新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优化。上述比较分析和特色凝练,既可以观察当前各地CBD产业发展中的特色与经验,也可以思考未来CBD新质生产与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为今后CBD发展和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