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信托业务的影子银行性质考察报告
作者:
袁增霆
出版日期:
2014年1月
报告页数:
29页
报告字数:
27046字
所属图书:
中国国情报告(第二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01.245-273
晋保平
王子豪
武寅
摘要:
信托业务仍然是国内金融创新的重要试验田。 现实的经济状况、 金融监管体制和业务经营之间, 本身经常蕴含着矛盾冲突。 在这种复杂背景下, 一些市场化的金融活动与政策干预之间的因果关系错综复杂。 对于一些具有影子银行性质的信托业务, 是否具有积极引导的政策价值非常值得深究。 不同的行动, 可能导致的结果相差悬殊。 因此, 考察它们是否真实 存在, 权衡它们存在的真实利弊, 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信托业务
考察报告
影子银行
作者简介:
袁增霆:
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室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托、金融风险与资产市场。
相关报告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调研报告
2022年中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市场
香港社会福利考察报告
北京市延庆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考察报告
上海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房试点考察报告
陕西丹凤国情考察报告
文章目录
引言
(一)调研背景与目的
(二)调研思路与方法
(三)内容结构
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
(一)影子银行概念及本质概括
(二)影子银行系统运行原理
(三)影子银行的货币及金融影响
影子银行判据及其在中国的对应物
(一)影子银行判据
(二)中国影子银行规模谜题
(三)国内对应物的审慎判别
中国信托业务中的影子银行性质考察
(一)中国信托公司及其资金业务发展状况
(二)调研方法、过程及内容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
·
调研结论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