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天津生态城市发展模式研究
作者:
鹿英姿
黄晓晴
出版日期:
2012年3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3464字
所属图书: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报告(201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03.458-474
文魁
祝尔娟
摘要:
近年来生态城市成为国内外各大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天津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开创了生态城市建设的三种发展模式:天津生态城市模式、生态小城镇模式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从区域一体化角度来看,这些模式可以在京津冀区域内推广。天津应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在推进京津冀生态产业发展、生态一体化建设和创新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生态城市
发展模式
天津
作者简介:
鹿英姿:
硕士,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区域经济、金融
黄晓晴:
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服务经济
相关报告
论城市多元文化的共生态
中国生态城市健康指数评价报告
一座“生态城市”的崛起
2017~2018年上饶市万年县经济社会发展分析报告
绿色生产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绿色生活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健康宜居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中国海绵城市建设报告
国外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资兴市加快转型升级 谋求跨越发展
文章目录
天津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
(一)生态资源保护力度加大
(二)生态产业规模迅速壮大
(三)生态环境治理卓有成效
天津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模式
(一)生态城市模式——中新天津生态城
(二)生态小城镇模式——华明镇
(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
区域一体化中的天津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节能减排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入
(二)大气污染需要进一步治理
(三)生态环境禀赋基础脆弱
(四)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整体较弱
(五)京津冀区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仍旧存在
(六)京津冀区域生态建设整体推进机制不完善
推进区域生态一体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二)强化水资源保护与治理
(三)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
(四)推动京津冀发展生态产业
(五)带动京津冀生态一体化建设
(六)促进京津冀构建统一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