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促进中产阶层发育 壮大社会中坚力量

作者:
于宁
出版日期:
2011年1月
报告页数:
27页
报告字数:
24144字
所属图书:
上海社会发展报告(201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以中产阶层在特定社会经济形态下的“稳定器”作用为研究起点,着眼于转型社会中的上海中产阶层发展状态的现实研究,通过收入、职业和消费三个单项标准对上海中产阶层进行界定。研究发现,现阶段上海收入中产的比例不超过30%,职业中产的比例在20%左右,消费中产的比例也不超过30%。因此,能同时满足以上三项标准的综合意义上的中产阶层比例则更低。文中分析了上海中产阶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总体比例偏低,“社会稳定器”作用发挥不足;内部结构比例不合理;具有不稳定性。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社会财富分配不规范;人力资本投入不足,教育机会不均等;城市化进程中的外来人口社会融入不足。对此,本文提出了上海培育中产阶层的对策研究,包括大力发展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就业;深化分配体制改革,规范初次分配秩序;加强再次分配功能,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促使低收入阶层向中产阶层转化;建立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实现社会结构富有弹性、总体平衡;深化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人口全方位融入城市生活。

关键词:

上海中产阶层

作者简介:

于宁: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文章目录
中产阶层在特定社会经济形态下的“稳定器”作用:国际视野与现实意义
  • 1.国际视野下的中产阶层及其社会作用
  • 2.对上海中产阶层研究的现实意义
中产阶层的界定标准
  • 1.我国对中产阶层的界定标准
  • 2.本文对中产阶层的界定标准
上海中产阶层发展现状
  • 1.以家庭可支配收入来衡量,上海中产阶层的主要区间大体为110000~170000元人民币(占比近16%),极端下限不低于90000元(合计占比30%)
  • 2.以职业标准来衡量,上海社会分层形态呈现“亚金字塔”型—“洋葱头”型的变化
  • 3.以消费标准来衡量,家庭恩格尔系数应在40%以下,同时还应结合教育支出和文化娱乐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进行界定
上海中产阶层的发展前景与社会功能
  • 1.发展前景
  • 2.社会功能
上海中产阶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壮大中产阶层队伍的对策
  • 1.主要问题
  • 2.成因分析
  • 3.培育中产阶层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