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性别失衡我国社会风险的放大机制
作者:
出版日期:
2014年8月
报告页数:
26页
报告字数:
22839字
所属图书:
性别失衡的社会风险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08.131-156
刘慧君
果臻
李树茁
朱正威
摘要:
中国目前正处在一个剧烈的变革时期,经济、社会、人口的多重转型,使中国呈现风险社会甚至高风险社会的特征。新的社会问题与历史长期积累的社会隐患、人口结构问题与社会利益的高度分化相互交织,加大了社会的脆弱性和系统性风险。近10年来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快速增长趋势和规模升级,暴露出了社会发展中隐含的巨大风险,给中国社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特别是在中国不平衡发展战略下,社会分化程度不断加大,各种矛盾呈现集聚效应,形成诸多不稳定因素。
关键词:
流动人口
风险放大
人口特征
社会转型风险
风险差异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凤凰村的人口
方山县典型贫困山区的调研发现
首都人户分离人口的现状、面临的难题及政策建议分析
县域中等收入阶层的规模及基本特征
北京市常住人口现状及特征分析
城市女性家庭地位满意度:基于问卷调查的经验分析
老年妇女与贫困
老年贫困的实证研究与社会政策
北京市人口形势分析报告(2019)
俄罗斯“零一代”的态度与认同
文章目录
·
引言
性别失衡社会风险放大的机制模型
(一)现实基础
(二)理论借鉴 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
(三)社会转型风险和性别失衡风险社会放大的互动机制模型
(四)模型的局部检验及机制分析
性别失衡背景下的人口流动与艾滋病传播风险的放大
(一)资料与方法
(二)分析结果
(三)结论与政策启示
·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