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民间借贷风险:现状、成因及社会影响
作者:
黄燕芬
辛洪波
出版日期:
2012年1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2564字
所属图书:
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01.260-273
许欣欣
陆学艺
汝信
李炜
李培林
摘要:
在中国二元金融体制下,民间借贷是一把“双刃剑”,其对推动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也会产生不可忽视的风险和隐患。2011年以来,由于国家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凸显。民间借贷规模迅速膨胀、借贷利率屡创新高,呈现非理性发展的趋势,并最终导致民间借贷案件频出、资金链断裂事件不断发生。民间借贷风险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健康稳定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经济转型
民间借贷风险
金融制度
作者简介:
黄燕芬: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公共部门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等。
辛洪波: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相关报告
欧洲美元的制度创新与场域革命:民族国家国际金融的结构转型
扬州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研究
中小企业发展概览
中小企业商业生态系统
我国中小企业的空间—产业组合特征研究
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差异与市场环境
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环境评价
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满意度调查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生存环境优化
基于时间、空间与产业维度的中小企业政策体系探索
文章目录
中国民间借贷的现状与风险
(一)民间借贷的规模风险:规模巨大,扩张明显
(二)民间借贷的价格风险
(三)民间借贷的结构风险
(四)民间借贷的违约风险
中国民间借贷风险的主要成因
(一)体制因素
(二)政策因素
(三)管理因素
(四)社会因素
民间借贷风险的经济社会影响
(一)增加经济运行风险,影响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积聚金融风险,影响金融秩序稳定
(三)影响国家经济政策制定和执行,削弱宏观经济调控效果
(四)破坏民间信用体系,引发社会信用危机
(五)增添社会不稳定因素,破坏当地社会和谐
关于防范中国民间借贷风险的政策建议
(一)渐进式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体系
(二)制定民间借贷法律制度,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
(三)增强中小企业支持力度,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
(四)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加强居民金融风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