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陆学艺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个人简介:

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33年生于江苏无锡,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生,主攻中国哲学,1965年毕业。曾任哲学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78年以后,长期从事农村经济、社会及以农业和农民问题的研究。1983~1986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下派到山东陵县挂职,兼任县委副书记。

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1987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1988年任所长:198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90年当选为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1996年当选为会长:1993年、1998年当选为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原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和农村问题专家。曾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课题,曾发表《改革中的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和《三农论》等多部著作,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多次获国家和省部级奖。

  •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陆学艺 主编 出版时间: 2002年01月
  • 内发的村庄
    张德印张厚义李国庆 副主编 ; 陆学艺 主编 出版时间: 2001年05月
    本书从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角度,对行仁庄的村落类型进行分析,论述家与村的结合原理及其相互关系的各个侧面的特征,判断目前村落的历史位置,并预测村落未来的变动方向。
  • 社会建设论
    陆学艺 出版时间: 2012年03月
  • 社会现代化:太仓实践(上册 总结篇)
    陆留生陆学艺 主编 ; 朱汝鹏 出版时间: 2012年10月
    太仓在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工作中,形成了具有太仑特色的总体思路:以经济、发展为主线,以实现社会现代化为目标,以坚持“多元普惠,和谐善治”举措为路径。基本做法是“三个大力推进”:大力推进民生建设,大力推进制度建设,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当前太仓正面临第三次社会转型,这个新阶段的基木任务是,不失时机地推进以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核的“三个太仓”:和谐太仓、民主太仓、幸福太仓。
  •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
    陆学艺 主编 出版时间: 2013年07月
    社会建设是总体布局中的一大建设,显然不仅仅是民生事业、社会管理等能包含的,任务十分艰巨。本书提出社会建设具体9个方面的内容,重点围绕社会体制改革的完善和社会结构的优化调整。只有以社会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改革国家—市场—社会关系失衡的体制,改变“经济这条腿长、社会这条腿短”的尴尬局面,不断调整优化以阶层结构为核心的社会结构,才能逐步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 200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陆建华 黄平 副主编 ; 汝信 陆学艺 李培林 主编 出版时间: 2004年01月
    2003年是全国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落实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25年以经济为中心的建设,中国已经实现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部署的第二步,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本文以2003年中国社会形势为落脚点,强调统筹、协调、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强调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共享;增加“非典”危机分析的专题篇,对中国2003年的现状及2004年的发展做了预测。
  • 199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陆建华 黄平 李培林 副主编 ; 单天伦 汝信 陆学艺 主编 ; 江流 顾问 出版时间: 1999年01月
    1999年的《社会蓝皮书》,是自1993年以来推出的第七本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一直致力于提高社会形势分析的真实性、社会发展趋势预测的准确性和政策建议的可操作性。本年度《社会蓝皮书》有两个显著变化:一是从本年度开始,我们将尝试公布有关社会形势预测数量分析和调查结果,这一分析的资料来源是相关的社会经济统计和调查数据。社会形势能否通过建立数据模型来分析与预测,这在学术界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我们愿意在这方面做一些探索和尝试。二是设立了失业下岗和再就业调查研究的专题篇,期望通过若干中心城市的调查报告,能够更加深入细致地反映这方面的情况。今后,我们将尝试每年设立一个热热点问题的专题篇,以增加对重大现实问题分析研究的深度。
  • 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汝信 陆学艺 李培林 主编 ; 黄平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05年12月
    本书首先是调查篇:包括西部11省(市、区)城乡居民生活状况调查;领导干部对2005~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的基本看法;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调查报告等方面的内容。其次介绍了发展篇:居民生活和消费结构的新变化;13亿之后中国人口的新特征;就业形势:关注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反腐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体系 等内容。接下来是专题篇:反腐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体系;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现状与挑战 ;走向公平: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 ;乡镇改革:攻坚之难等内容。最后阐述了阶层篇。
  • 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汝信 陆学艺 李培林 主编 ; 许欣欣 李炜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09年12月
    本报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的2009年年度分析报告(社会蓝皮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织研究机构专家、高校学者以及国家政府研究人员撰写。本报告立足于国家权威的统计数据或严格科学的社会调查,全面跟踪2009年中国社会发展进程,深入解读中国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深刻分析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本报告指出,2009年,中国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正逐步从危机冲击中恢复过来。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大庆典和天安门广场的辉煌阅兵式,展现了我国60年建设的伟大成就,反映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巨大变化,也标示了未来30年发展的新起点。200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达到8%以上,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可达1100多万人,就业形势的紧张得到控制;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快速推进;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近40年来首次连续6年增产。但是,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扩大国内消费受到限制;就业问题依然突出,劳动争议增多;环境保护面临各种困难,发展低碳经济任务艰巨。然而,从经济复苏、就业恢复、消费增长、物价稳定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指标来看,中国将率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进入发展的新成长阶段。本报告认为,中国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中期,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成为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生活进入大众消费阶段,国民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社会保障进入构建覆盖全民体系的新阶段,这些都标志着中国进入发展的新成长阶段。所谓新成长阶段,一方面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重新进入8%以上的新一轮增长周期,另一方面意味着新一轮增长周期的推动力,与过去相比将发生明显变化,将更加依赖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和国内消费增长。
  • 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汝信 陆学艺 李培林 主编 ; 许欣欣 李炜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06年12月
    “皮书”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几年推出的大型系列图书,它们由一系列权威研究报告组成,在每年的岁末年初对每一年度有关中国与世界的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现状和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和预测。该系列图书的作者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为主,均为国内一流研究机构的一流专家,他们的看法和观点体现和反映了对中国与世界的现实和未来最高水平的理解和认识,具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性。每册皮书均附有数据库光盘(SSDB3.0)。该光盘既是电子书,又是数据库,安装后可享受PDF格式下的舒适阅览:输入任意字词,均可快速查询、检索。该光盘还具有累加功能,能够把多本皮书资讯自动累加在一个系统里,构建一个具备无限扩容与增值的数字资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