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关于刘易斯转折点的判断及其政策意义
作者:
出版日期:
2011年9月
报告页数:
5页
报告字数:
3187字
所属图书:
超越人口红利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09.13-17
摘要:
对于刘易斯转折点的判断,是2007年被记者炒作出来的,实际上其提出的时间还要早得多。虽然大多数同行都持相反的意见,但我始终正面做研究,不与人辩论。原因是持反对意见的人基本没有做同样分析,他们提出的都是观点和判断。没有严肃的数据工作,讨论就不能建立在可辩的基础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亚洲开发银行,专门召开了以刘易斯转折点为主题的研讨会,主要是组织力量批评我的观点。不管怎样,这也足以证明这个判断对于研究中国经济和亚太经济都是至关重要的。按照刘易斯的定义,转折点并不意味着劳动力绝对不足,而是不再能够在工资不变的条件下雇到需要的劳动力了。按照这个定义并根据我们现在的观察,我建议在政策研究中不要再怀疑这个结论。至于学术界,研究的性质是求异存同,随便大家争论。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与否,在政策上是有意义的。我当时提出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绝没有低估就业重要性的意图,只是着眼于提出三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第一,工资的上涨必然加快;第二,工资关系要发生剧烈变化;第三,发展方式转变迫在眉睫。现在问题越来越明显了,我不在乎谁对谁错,但是,希望引起决策部门对相关现象的关注,特别是运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来应对。不赞成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政策制定者,担心的是人们因此对现实中的就业压力掉以轻心。我很理解,但是,事实越来越证明,承认刘易斯转折点到来只会把观察问题的思路放得更宽,不会使任何人得出就业工作不再重要的结论。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劳动关系
刘易斯转折点
政策意义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后疫情时代英国零工经济发展和灵活用工的现状与展望
机器人、自动化技术进步与制度变革
“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五大挑战
人口转变如何影响未来经济发展?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新因素
工资增长、工资趋同与刘易斯转折点
户籍制度改革与城乡社会福利制度统筹
善待劳动者的转折点
刘易斯转折点与中国经验
刘易斯转折点的国际经验
文章目录
·
刘易斯转折点以及政策意义
·
劳动力市场上的困难群体
·
劳动关系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