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城市化的潜力在哪里
作者:
出版日期:
2011年9月
报告页数:
6页
报告字数:
4168字
所属图书:
超越人口红利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09.152-157
摘要:
在2009年和2010年,中外经济学家纷纷为“十二五”规划出谋划策。在参与的过程中,我发现经济学家几乎异口同声地认为,城市化作为建设需求的创造者和消费需求的引导者,是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保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城市化水平目前为46.6%,即按照常住人口统计,这个比例的人口在城市居住至少半年以上,无论他们的户口登记地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很显然,那些在城市打工超过半年的农民工及其家属,也被统计到这个城市化数字中了。如此统计,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仅已经大幅度提高,而且提高的速度很快,过去30年,城市人口比例每年提高3.2%。按照国际标准,这是全世界最快的城市化速度。现在的问题是,这样的城市化,其作用是否发挥到了极致,是否能够持续呢?
关键词:
城市化
农民工市民化
服务均等化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广州市区进城务工者公共卫生服务现状参与式评估报告
2017~2018年山东省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现状、问题及建议
财政奖补:激活村民投入意愿的新动能
广州无障碍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历程研究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工伤保险制度研究
广州新生代农民工城镇融入问题分析
甘肃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分析
贵州农民工市民化的指标度量研究
创新农民工有序市民化的珠江模式
农民工政策调整及其社会影响研究综述
文章目录
·
城市化转向 从就业到消费
·
城市化路径 农民工市民化
·
城市化新政 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