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广州无障碍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历程研究

作者:
卓彩琴 张倩昕
出版日期:
2023年8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3482字
所属图书:
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无障碍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环节,而广州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一直贯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为全国的无障碍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广州经验。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梳理广州特殊人群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历程,探究广州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各项服务的实践探索,总结广州在逐步实现服务均等化、不断满足特殊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取得的良好成效和经验。广州无障碍公共文化服务历经了自主探索、多元发展、标准化建设三大阶段,呈现从被动回应到主动服务、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独立发展到协同共治的发展特点。广州无障碍公共文化服务以标准化建设促进服务均等化的实现,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具体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特殊人群公共文化服务无障碍服务均等化

作者简介:

卓彩琴:法学博士,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广东省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和广东省减贫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残障福利与社会工作。

张倩昕:硕士,广州市融爱社会服务中心理事长,研究方向为残障社会政策与社会服务。

文章目录
自主探索阶段:盲人图书馆因应视力残疾人需求开展无障碍公共文化服务
  • (一)建立广州盲人图书馆
  • (二)扩建广州盲人图书馆
多元发展阶段:多个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主动为特殊人群提供个别化服务
  • (一)公共文化服务场所逐步完善无障碍设施
  • (二)为特殊人群提供个别化服务
  • (三)组织各类文化活动,主动吸引特殊人群
标准化建设阶段:多元主体共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 (一)标准化建设推动特殊人群公共文化服务全面发展
  • (二)“走出去”服务打通无障碍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 (三)政府主导与社会多元参与,助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总结与展望
  • (一)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
  • (二)建立市、区(县)、街(镇)三级联动无障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三)统筹推动无障碍公共文化服务全局发展,完善绩效考评机制
  • (四)加大服务培训力度,推动观念无障碍的实现
  • (五)政府主导与多元参与,持续丰富无障碍公共文化服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