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记者访谈 警惕中等收入陷阱,合理调整收入分配
作者:
出版日期:
2011年9月
报告页数:
5页
报告字数:
3867字
所属图书:
超越人口红利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09.225-229
摘要:
当前劳动力从农业和农村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仍然存在着制度性障碍,需要尽快解决。转移到城市就业并被统计为城市常住人口的农民工及其家属,并没有获得城市户口,没有获得均等的公共服务,剩余劳动力转移乃至劳动力供给的潜力,远没有充分发挥。因此,通过改革进一步清除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特别是将那些目前缺乏迁移意愿和能力的40岁以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吸引到本省的非农产业中就业,目前仍然有巨大的劳动力供给可以挖掘,使资源重新配置效率能继续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作出贡献。科技创新领域需要继续加大投入,中国政府在技术创新领域的介入十分广泛,投入规模和比重都很大,这本来是中国科技赶超的优势所在。但是,政府却并不必然了解技术的适用性。很容易产生政府主导的、超越发展阶段的科技全面赶超,导致后发优势的过早丧失。实际上,人们经常说的中国技术应用率偏低的现状,恰恰就是这种科技政策与实际应用领域之间矛盾的表现。总之,中国已经进入了中等收入阶段,在“十二五”期间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挑战,我国要转向生产率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在政策选择上一方面要有利于增长方式的转型,另一方面也要与当前阶段的资源禀赋特征相适应,防止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关键词:
收入分配
中等收入陷阱
收入调整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收入分配的转折点
发展中国家从低收入到中等收入发展停滞状态
在我国老龄化背景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我国如何从“中等收入陷阱”走出
中国跨越双重“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选择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重大思路
不平等的代价:中等收入陷阱
劳动力市场变化与经济增长源泉:寻求TFP推动的增长
延伸义务教育:为迈向高收入积累人力资本
警惕“中等收入陷阱”背后隐藏的更大政策陷阱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