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
作者:
马有明
出版日期:
2011年7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字数:
17264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07.390-409
刘锐
徐颖
王平
谢耘耕
摘要:
2010年被称为中国微博元年,微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中国社会舆论格局产生了空前巨大的影响。本报告以微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功能与传播特点为切入点,从微博与公民表达、传统媒体、公共舆论、社会动员等多个方面系统地分析微博的影响力。并且,本报告深入分析了微博与谣言,将微博看做一种新的社会生活方式,以呈现2010年微博在中国发展的全貌。最后,本报告预测微博将在中国获得快速稳定的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
关键词:
微博
信息传播
社会网络
作者简介:
马有明:
相关报告
2008年中国乡村信息传播状况
核能风险如何被放大?
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信息传播状况研究——基于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的分析
我国文化馆(群艺馆)文化志愿服务信息传播状况研究——基于省级文化馆(群艺馆)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的分析
我国博物馆文化志愿服务信息传播状况研究——基于省级博物馆(院)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的分析
2020年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北京居民社区信息传播
信息传播中的隐私侵犯及保护
随波逐流: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
社会公平观的网络镜像——基于2013年和2018年微博博文的语义网分析
女校大学生微博使用的状况与动机——基于主成分正交旋转法的建模
文章目录
微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微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微博的市场格局
微博的功能与信息传播特点
(一)微博的功能
(二)微博信息传播的基本特点
“微力量”:微博彰显影响力
(一)微博为公民网络表达提供新渠道
(二)微博内容成为传统媒体的信息来源
(三)微博具有强大的设置议程能力,影响公共舆论
(四)微博具有较强的社会动员能力
微博与谣言
(一)微博话语权的下放及把关人的缺失
(二)微博的自媒体特性易使微博用户成为谣言的二传手
(三)微博具有强大的媒介融合功能,放大了谣言传播的可能性
(四)碎片化文本及碎片化的表达方式,易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
·
微博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生活方式
微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微博将持续快速发展,影响力逐步提升
(二)社交价值将得到凸显,注意力资源进一步细分
(三)微博问政将逐渐升温
(四)微博营销将从萌芽步入发展阶段
(五)赢利模式成为微博发展关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