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岩前古城墙溯源

作者:
罗炳星
出版日期:
2010年1月
报告页数:
2页
报告字数:
1708字
所属图书:
客家地名文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据当地老人回忆,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北门岭上(现“婚育新风园”地址),还有依山脊而建的崩塌后的城墙留下的城墙砖。人们把散落在荒坡草丛中的城墙砖挑回去铺地板、砌房屋、建校舍。“道南楼”旁(现在的岩前镇老年活动中心)还有一座用花岗岩条石砌成的高大城门(旧称“南门”),城门前还有一座奉皇帝圣旨立的一座大理石牌坊(此城门与牌坊于20世纪50年代拆除)。东边有一座条石和砖砌的城门,因年深日久,岌岌可危。为保证过往人安全,新中国成立初期,当地政府把它拆除后建了一座茶亭,象征原东城门,简称东门。西门(即通往岩背埠的地方)叫“城门径子”,傍狮岩而建的一段城墙至今仍历历在目。民国时期沿古城墙脚下建的一条街叫环城街(现在叫城脚街),此段城墙沿东峰礤角子流来的小溪(俗名“四角溪”)而建,与南门、东门城墙连接,与西边傍狮岩山脊而筑的城墙在东门汇合,从而形成一座完整的城郭。原富绅曾雨汀的房子旁边,现仍存部分古城墙的厚实墙基。

关键词:

作者简介:

罗炳星: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