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流动人口激增的理论思考及其政策选择

作者:
田雪原
出版日期:
2011年4月
报告页数:
3页
报告字数:
2039字
所属图书:
人口大国的希望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当前,流动人口激增,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人们对其利弊得失及解决方略的认识却不尽一致。我以为,应对流出地、流入地和总体上作出正效应和负效应的具体分析。对流出地,正效应主要是减轻了来自农业剩余劳动力“蓄水池”的压力,加快了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农民工将资金、技术、信息甚至是管理经验带回农村,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和乡镇企业的发展。负效应主要是农民说走就走,承包土地经营不善或发生撂荒,国家大型水利建设等由农民承担的劳务及一些提留费用的缴纳发生问题。对流入地,正效应一是解决了城市建设发展中的结构性劳动力短缺,主要是建筑、煤炭、化工、环卫等行业招收城市职工困难的问题;二是繁荣了农贸市场,促进了城市商饮、服装、修理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满足和方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负效应除给本来薄弱的城市住房、交通、水电供应等增加新的压力外,一是农民工在解决城市结构性劳动力短缺的同时,使本已过剩的城市劳动力供给又增加低廉的产业后备军,给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的转移带来困难,不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二是城市中来了不少“超生游击队”,计划生育工作难上加难;三是流动人口发案率高,对城市和整个社会治安构成问题。
关键词:

流动人口政策选择理论思考人口激增

作者简介:

田雪原:田雪原 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兼任全国社科规划人口学科组组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表《新时期人口论》、《大国之难——当代中国的人口问题》(中、日文)、《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中国人口政策60年》等专著29部(含主编),《为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翻案》、《论人口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新中国人口政策回顾与展望》等论文500余篇(含30多篇英、俄、日文)。主要学术贡献:主持1987年全国老年人口抽样调查研究课题,提出建立集社养、家养、自养于一体的养老保障体系;主持1992年中国家庭经济与生育抽样调查研究课题,提出并论证了孩子社会附加成本—效益理论及其实际应用;主持人口与可持续发展课题,提出并构建了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推动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入进行。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