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利益矛盾和冲突

作者:
李培林 陈光金 张翼 李炜
出版日期:
2008年8月
报告页数:
34页
报告字数:
30926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和谐稳定报告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社会转型中出现的社会群体的利益分化,以及社会成员间的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的明显改变,是当前中国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主要原因。面对普遍存在的社会利益矛盾和冲突,公众是如何认知的?影响他们社会冲突意识的机制是什么?对社会利益矛盾和冲突的感受是否会影响到人们对社会和谐稳定形势的判断?这些问题都是本文分析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社会群体利益分化

作者简介:

李培林:博士,研究员,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主要研究领域: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工业社会学。主要研究成果:《村落的终结》(专著)、《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学分析》(专著)、《和谐社会十讲》(专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专著)、《转型中的中国企业:国有企业组织创新论》(合著)、《新社会结构的生长点》(合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合著)、《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合著)、《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主编)、《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主编)等。

陈光金:

张翼:中国人民银行扬州市中心支行副科长、经济师。

李炜:

文章目录
利益冲突认知及其影响因素
  • 1.个人特征的影响
  • 2.客观阶层属性的影响
  • 3.主观阶层认同的影响
  • 4.生活变迁的影响
  • 5.社会冲突经历的影响
·利益冲突意识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分化和冲突
  • 1.公众对获益群体的感知
  • 2.公众对不同分组群体间利益差距和冲突的感知
社会群体利益冲突的事件分析
  • 1.利益冲突事件的特征描述
  • 2.利益冲突事件的解决渠道和解决效率
  • 3.利益冲突事件的经历对社会态度的影响
结论和讨论
  • 1.干群关系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 2.公众没有表现出具有普遍性的“仇富心理”
  • 3.社会利益冲突意识主要受教育水平和个人境遇的影响
  • 4.人们的社会冲突经历对其社会态度的影响甚大
  • 5.社会冲突事件的卷入程度对政府满意度和社会公平感有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