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精神慰藉需求及其性别差异

作者:
朱旭红
出版日期:
2012年7月
报告页数:
38页
报告字数:
23332字
所属图书:
浙江省老年人口生活状况及其性别差异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精神慰藉与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一起,被视为现代社会健康老龄化的三个重要的方面。进入老龄期以后,随着人体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的日趋老化和衰退,人在肌体和思维上会出现显著的退化,带来很多的健康问题。加上老年人离开了原来的工作,经济收入减少,社会地位也不再如以前,老年人更容易产生失落感、孤独感和其他一些精神上的问题,因而尤其需要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正因为如此,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较早进入老龄化的一些国家就开始反对养老中的唯设施主义,提出在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时,更要重视其精神需求和精神慰藉。我国目前还处在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在重视老年人经济保障的同时,很容易忽视其精神慰藉的需要,因而应当引起更多的重视。不同性别的老年人,由于经济地位、家庭环境、身体和心理状况等方面的不同,其精神需求的内容和程度也不尽相同。2006年的调查表明,浙江省老年人至少在孤独感,对生活、健康、社会和子女等各方面问题的担心,宗教信仰,居住情况,觉得自己幸福的情况,以及对生活状况的评价等方面,显示出性别差异。
关键词:

性别差异健康老龄化精神慰藉需求

作者简介:

朱旭红:1966年生。1988年毕业于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政史系。1994年7月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政治专业(科学社会主义方向),获法学硕士学位。1994年7月~1997年6月任教于浙江大学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所,先后为助教、讲师。1997年6月至今,先后在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和社会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2008年7月~2009年1月,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政策与实践学院访问学者。自2005年起,被列入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梯队人员。

文章目录
孤独感状况
  • 1.对孤独感的自我评价
  • 2.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原因
  • 3.排解孤独感的主要途径
对生活、健康、社会和子女等各方面的担心状况
  • 1.对“没有生活费来源”的担心
  • 2.城市老年人对退(离)休金不够养老的担心
  • 3.对“生病时没钱治病”的担心
  • 4.对“需要时没人照料”的担心
  • 5.对“社会不安定”的担心
  • 6.城市老年人对交通不安全的担心
  • 7.对子女不孝的担心
  • 8.对子女失业的担心
·宗教信仰状况
·居住情况
·觉得自己幸福的情况
对生活状况的评价
  • 1.对目前生活状况的总体满意程度
  • 2.对子女是否孝顺的评价
  • 3.对家庭和睦的评价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