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幸福观的现代性趋向与幸福建构的心物两翼
作者:
雷龙乾
出版日期:
2013年8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9180字
所属图书:
幸福社会价值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08.128-137
许春玲
周树智
摘要:
被永恒和普遍地讨论着的幸福,其本身并不是一个绝对永恒和普适的事情,而是一个正在趋向现代性的历史转型过程。在这种情形下,幸福必须在新条件和新形态下得到重新建构。从中国的当前情况来看,这种重建至少需要两方面条件:一方面是信仰重建,即在“儒、佛、道”三位一体的传统信念体系陷入信任危机之后,代之以“中、西、马”三位一体、相辅相成的新型互补系统;另一方面即客观方面,要从构建优良社会生态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入手,为新型幸福体验创造客观条件。
关键词:
关系
传统
体验
幸福
人们
作者简介:
雷龙乾: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陕西西安 710062
相关报告
论幸福的本质及其实现途径
幸福价值论
论构建幸福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
身心健康是生活幸福的第一要素
被挤占解构的“家”及其出路
科学发展观与民生幸福论析
幸福社会何以可能?——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侧记
以民为本与和谐幸福社会的建构
论教师幸福能力的培养
文章目录
·
幸福观的现代性趋向及其有限性与内在张力
·
信仰重建——幸福建构的心性基础
·
优良社会生态——幸福建构的客观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