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论幸福的本质及其实现途径
作者:
刘孟学
出版日期:
2013年8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字数:
7388字
所属图书:
幸福社会价值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08.89-96
许春玲
周树智
摘要:
幸福是主体对客体状态满意度的心理感受或体验,其本质就是主体的心理体验。幸福指数是对幸福感的量化,是主体对客体状态满意度的数值,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而幸福观就是主体对幸福的总的观点和看法。不断提高客体的理想状态,适时调节主体的心理感受,是获得幸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体验
指数
主体
幸福
状态
作者简介:
刘孟学:
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社科教研部副教授 陕西西安 710051
相关报告
幸福观的现代性趋向与幸福建构的心物两翼
论非公募基金会的类型正当性
主体民族主义与国族“创建”之间的悖论——论哈萨克斯坦族际政治的困境
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看主客体关系问题
乡村技术赋能的要素分析
2015年中国35个城市生活质量指数
2017年城市生活质量调查
Survey on Quality of Urban Life (2017)
2018年中国31个省份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数
公民社会测度指数及其本土化探讨
文章目录
·
幸福及其本质
·
幸福指数与幸福观
·
实现幸福的基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