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庆阳农场产业扶贫实践的主要问题及挑战

作者:
孙壮志 王爱丽 田雨 马睿泽
出版日期:
2018年12月
报告页数:
28页
报告字数:
11961字
所属图书: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庆阳农场卷:产业扶贫攻坚的农垦样本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通过对庆阳农场的实地调查研究发现,作为农垦样本,庆阳农场除积累了一定的实践成功经验之外,也暴露出多个层面的问题,在扶贫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建构、产业发展不利因素突出、金融和政策支撑不足、农技人力资源匮乏等四大方面存在问题。
关键词:

产业扶贫扶贫实践庆阳农村

作者简介:

孙壮志: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中俄战略协作高端合作智库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中亚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常务理事,新华社特约观察员,2011年起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研究领域为区域合作与国际关系、上海合作组织、独联体国家社会政治等。主持过中央纪委、中央政法委、国家反恐办、全国党建研究会、外交部委托交办课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多项重大课题的研究。代表作有《中亚新格局与地区安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上海合作组织研究》(长春出版社,2007)、《独联体国家“颜色革命”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内涵与实现路径》(海南出版社,2014)等。

王爱丽: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区域发展研究院院长,二级研究员,哈尔滨工程大学兼职教授。黑龙江省省级领军人才梯队社会学专业带头人,省文化名家,省高级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担任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学会生活方式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黑龙江省社会学学会会长等职。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省社科基金项目3项(重大委托1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在《社会学研究》等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曾获黑龙江省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国家级学会一等奖1项。

田雨:历史学博士,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马睿泽: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文化社会学。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产业扶贫参与主体未形成完整利益联结机制
  • 农场:垦区改革和职能发挥不到位,行政主导角色过于强势
  • 经营主体:追求利益目标,扶贫效果差
  • 合作社、家庭农场:组织能力尚弱,发展活力不足
  • 贫困户:弱势地位突出,主动参与热情不够
第二节 扶贫产业发展不利因素突出
  • 农场历史负债多,扶贫资金不足
  • 规模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
  • 走向市场能力弱,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 基础设施薄弱,不利于产业发展
第三节 金融和政策支撑不足
  • 农业保险难获得,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
  • 农业贷款手续繁杂,贷款能力和资质欠缺
  • 特色产业扶贫缺乏政策支撑,扶贫成果难以保护
第四节 农技人力资源匮乏
  • 现有科技人员年龄结构老化,技术力量断层明显
  • 人才培养未能保持长效稳定,好的措施难以执行
  • 技术培训“有用无效”,存在人才培养结构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