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上海市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与社区服务需求现状研究——以上海W街道为例

作者:
刘晴暄 袁崇来 安然
出版日期:
2019年6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1436字
所属图书: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 第6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17年1月1日,上海市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纯老家庭、独居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养老问题日趋严峻,为此上海积极倡导建立“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同时进一步制定相关照护政策,自2018年1月1日起,长期护理保险在上海市全面开展试点工作。随着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与发展,了解老年人对长期护理保险的需要也是养老事业的重要研究问题。W街道是上海市典型的老龄人口多,养老问题日趋紧迫的社区,本研究基于该街道养老服务现状,设计调研问卷,依照年龄段抽样,对543位户籍老年人进行入户调研和访谈,针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状况,重点从老年人对长期护理保险的服务需求、社区养老服务及设施、电子通信设备的使用情况、社区参与及情感支持、社区安居环境五个方面分析老年人服务需求。研究发现:享受长期护理保险服务的老年人虽然比例较低,但普遍需求程度高,社区敬老氛围浓厚,新型电子通信设备的发展为将来开展智能化养老奠定了基础,养老设施及服务项目等方面仍需要改进。研究组针对现状提出了相关应用操作性建议与保障推动性建议。

关键词:

老龄化社区养老长期护理保险老年人服务需求

作者简介:

刘晴暄:刘晴暄,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老年社会工作

袁崇来:袁崇来,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医务社工,主要研究方向为老年社会工作

安然:安然,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上海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服务研究回顾
研究概况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方法
研究分析
  • (一)调查情况分析
  • (二)老年人对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需求的相关分析
  • (三)老年人对社区养老设施及项目需求的相关分析
  • (四)现代化通信工具在社区老年人中的普及情况
  • (五)老年人的社区情感及支持情况分析
  • (六)老年人对社区环境的相关分析
研究发现
  • (一)长期护理保险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发展
  • (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具体项目有待调整
  • (三)电子通信设备广泛应用为智能化养老打下基础
  • (四)社区自发性组织活动参与度高,社会支持程度高,敬老氛围浓厚
  • (五)社区环境未能满足不同住房类型的人群需求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