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抽象的人”和被“建构”的主体——形而上学批判

作者:
出版日期:
2021年4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字数:
18319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与福柯:现代性批判理论比较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是一种双重批判,是建立在对现代性的两个根基——资本和形而上学——的批判基础上的。这两方面缺一不可,如果忽略了对资本的批判,就离开了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把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等同于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对哲学的批判;如果离开了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就会降低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原则高度。在马克思那里,对资本的具有原则高度的批判是同对形而上学的批判直接地联系在一起的。正因为把握住了资本和现代形而上学的本质关联,马克思最后才提出以消灭资本逻辑的方式来从根本上颠覆现代形而上学。这使马克思对现代形而上学的批判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而是走向了社会历史批判。正因为走向了社会历史批判,马克思才能够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找到实现人类解放的正确方案。

关键词:

西方哲学形而上学现代性批判理论抽象化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马克思基于实践思想的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 走出抽象本体论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
  • 颠覆形而上学后实践本体论的创立
第二节 福柯对现代人被“建构”成理性主体的历史存在论研究
  • 基于历史存在论的理性批判
  • 还原现代人的现实性生成:被建构的主体
第三节 福柯对主体建构活动的遮蔽维度的批判
  • 主体建构过程中的形而上学逻辑
  • 主体建构过程对人的感性经验的遮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