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回到“基层”逻辑:建国七十年基层治理变迁的重新叙述
作者:
刘学
出版日期:
2021年5月
报告页数:
30页
报告字数:
25079字
所属图书:
社会发展与中国现代化新征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05.654-683
张翼
摘要:
本文从治理的“基层”逻辑出发,将基层治理体制的形成理解为基层治理主体之间协作关系的结构化。据此,文章以新中国成立70年来治理结构的差异为标准对治理体制进行了梳理,将基层治理体制分为四个时期:分散多元的社会重构时期、政治一元的社会改造时期、政社二元的社会培育时期和一核多元的社会治理时期。文章梳理发现,基层治理方式的变迁除了自上而下的动因外,还有自下而上的“基层”因素,包括:基层政权的组织化方式、基层空间中社会团体的数量和类型以及基层治理采用的管理手段。三者分别影响了治理结构的网络化程度、变迁变异程度,以及治理结构的边界和灵活性。
关键词:
基层治理
社会治理
国家建设
基层政权
作者简介:
刘学:
相关报告
国家建设与民政职能的形塑——场域分析的视角
青年参与意识发展与国家民主建设的关系
革命的变革与曲折的探索
前言 国家建设与市场建设:中欧班列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探索与起步:中国社会组织发展与城市基层治理形势
积分制与社会治理——东莞市推广积分制管理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自发移民的社会治理
创新社会治理——基层治理与社会创新
北京市基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提质增效研究
讨价还价与互通共融:基层权力非正式运作的新尝试——基于某服务型项目在北京D镇农村落地的案例研究
文章目录
·
引言
·
回到“基层”逻辑:治理结构视角下的基层治理变迁
治理结构视角下的基层治理变迁再叙述
(一)社会重构(1949~1957年):分散多元的治理结构
(二)社会改造(1958~1979年):生活生产的政治一元化
(三)社会培育(1980~2000年):市场化转型中政社二元结构的形成
(四)社会治理(2001~2019年):“一核多元”架构下的治理共同体建设
·
影响治理体制变迁的“基层”因素
·
小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