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人类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作者:
陈彪
秦红增
出版日期:
2021年7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字数:
17912字
所属图书:
人类学与中国社会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07.254-272
周大鸣
摘要: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乡村人类学研究,立于中国特色乡村社区研究之范式,相关研究成果印证了本土人类学家对“认识中国”“改造中国”的身体力行。改革开放后,中国乡村人类学迈入了新的探索发展阶段,逐步形成自身特色:在研究理论与方法上强调中国乡村社会的重要地位;形成追踪性的特定回访与再研究模式;围绕如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农村社会稳定、传承保护乡村传统文化,如何以文化为核心引领乡村可持续性发展等焦点议题展开调查与研究。本文还对当前及未来中国乡村人类学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
农村现代化
乡村建设
本土人类学
作者简介:
陈彪:
陈彪,《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
秦红增:
秦红增,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2021年5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54岁。
相关报告
2016~2017年甘肃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三化”联动 统筹城乡 协调发展——开原市统筹城乡超常建设科学发展纪实
近期中国农村家族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一个社会学的视角
农村现代化与新时代乡村振兴
论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
“十三五”~“十四五”江西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需重点关注的若干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中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
湖南2021年乡村振兴研究报告
湘阴县2021年乡村振兴研究报告
文章目录
·
乡村:人类学研究中国社会的出发点
中国乡村人类学研究主题
(一)研究理论与方法
(二)研究焦点
·
中国乡村人类学研究展望